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高校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自2001年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列上我国政府的工作日程,在全国范围内不遗余力地开展相关工作。大学课堂就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它是一种活在人身上的文化遗产,它由人创造、演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传承者,让祖先的智慧能永远保留在中国人的现在以及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在其传承上出现断代,那么它则会由于传承人的死亡永远的为人类所失去。下面列举一组令人痛心疾首的数据,便可知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加以保护或保护不当造成的难以弥补的损失。在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共出现过500多个地方戏,如今只剩下不到200个剧种。形成一个剧种至少需要上百年的过程,就是因为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忽视,造成了300个剧种永远的消失了,若再不加以重视,那么我们的后代就连这现存的200个剧种也看不到了。

  为了加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此外,在高校艺术类专业中,有大量专业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口的,比如表演、音乐专业可对应传统表演艺术领域如:传统舞蹈表演、音乐表演;美术、设计等专业可对应传统手工技艺如:民间美术、陶艺与漆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可进行戏曲文学剧本创作与口头文学的收集整理。在具体操作中,可根据学校所处的区域文化特性及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有效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将其带入艺术教育的课堂中,并组织学生定期深入民间采风,进行田野调查,一方面可记录、采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遗保护、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立足区域文化,进行艺术创新,从乡土文化中寻找灵感,创作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佳作。

  此外,综合类大学还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推展至全校,展演精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邀请相关遗产传承人向大学生现场演绎,使之成为大学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大学生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提升文化自知与文化自信,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