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浅谈“刻板成见”


  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论述了在社会舆论形成过程中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固有成见”,即我们今天熟知的“刻板成见(刻板印象)”。

  李普曼借这一概念来指出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偏见”,他在书中写到:“一旦我们牢固地产生了这种成见,就很难摆脱它”,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事实上,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在接触某一新事物或新事件时,习惯于调动脑海中既有的认知和态度来进行认识,进而进行情感好恶和价值意义的评价与判断。这种认知一方面会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一个便利的参照标准,但另一方面也阻碍着人们对于社会新事物的接受和评价。毕竟,我们“固有的成见”并不都是正确的。

  “刻板印象”不只是存在于个人对新事物的认识中,某种程度上,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被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甚至“约定俗成”的刻板印象。在去年发生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新京报》迅速做出反应,并发出《重庆公交与轿车相撞坠入长江 系轿车女司机逆行导致》、《重庆一公交与逆行轿车相撞后坠江 女司机被控制 动画示意路线图》的报道,直指事故原因是轿车女司机逆行导致。一时间,关于“女司机逆行”导致公交车坠江的报道纷纷呈现,很多媒体进行转载,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于是出现了诅咒、谩骂“女司机”,甚至对该“女司机”进行人肉搜索,群情激愤、舆论难评。直到官方的“警情通报”后公众才知道事件的真相,舆论发生了反转。

  事件发生后,媒体第一时间进行追踪和报道,但是却严重干扰了社会公众的认知倾向,甚至可以说,《新京报》此次的报道是社会对于女性司机刻板印象的呈现。在事件真相公布之前,人们以媒体报道的所谓真相为基础,先入为主地已经有了“女司机”、“马路杀手”这样的固有成见,进而调动关于女司机“驾驶技术不过关”、“不够理性”等刻板印象,对事件中轿车女司机进行“讨伐”,事件真相明了之后,虽然也有部分网友向轿车女司机道歉,但其遭受的网络暴力是很难平复的。

  媒体报道的“建构”作用对于刻板印象的形成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社会生活中很多的固有成见都是在长期的媒介形象“塑造”中建立起来的,比如来自地域、种族、群体身份等“标签化”的媒介形象。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不能无所顾忌地履行自己的“言论自由”,反而更应该严格遵守新闻媒体工作的规范和制度,切实做好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反映舆论、代表舆论、服务受众、服务社会的作用。毕竟,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社会刻板印象中拥有着强大的力量。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