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古典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根基


  中国文学的主打格局呈现实主义特色,无论是文学的初世时节,抑或当下的文学盛世,现实主义的主流意识始终居其要位。那么,作为主流意识的现实主义百年文学之互文格局,古典传统当为现实主义的首要理论根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其理论格局的坚实存在也就绝非偶然。

  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势必须彰显清楚。

  勾划和考量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百年文学,其中国古典传统现实主义的潜在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作为一种文学精神要素,深深地嵌入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每一个历史进程中。高尔基认为:“在文学上,对于文学流派的认知,高尔基认为:“在文学上,主要的潮流或流派共有两个:这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① 较早开创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先河的梁启超认为:小说一方面能“常导人他境界”;另一方面还能将人之种种生活状思想感情“和盘托出,彻底而发露之”。“由说,则理想派小说尚焉;由后之说,则写实派尚焉。小说种目虽多,末有能出此两派范围也。”② 王国维也认为:“有造境,有写境,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③ 这些论述是基于文学的两分视界,但实际上无论现实或浪漫主义,其内在指质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要素是明显的。以中国文学的发展为例。《诗经》里的既有如《国风》里的关注社会的现实精神,乏有率意直言的浪漫情怀;《离骚》既体现原的爱国主义的现实忧患,也表达了其冰清的刚烈火焰;诸子百家中既有反映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现实行为,也充盈着诸子时代纵阖的生命豪气;《史记》中既有大义微言,信录的春秋笔法,也有大风飞扬、义薄云天的鬼雄。可以说,《诗经》和《离骚》分别开辟实原则和幻奇手法,诸子百家和《史记》分创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均深响和规定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总体基调。汉魏两晋时的建安风骨和玄学清淡延续了这一基调,唐代的诗学气象在李白和杜甫那里得到了相得益彰的继承。宋代以后,中国文化中心东移南迁的态势,整个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很大的改变。元、明、清既是中国封建社会回光返照,达到另一个光辉顶点的时代,又是中国封建王朝逐渐走向没落、萌生新生的痛苦涅槃。这一时期,在小说、戏曲中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统一地存在于一些作家作品身上,也已成为老生常谈。当然,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的观念的演变来看,从《史记》至《红楼梦》就是一个从信实到真实、从实录到写实的逐渐演变和不断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史学的信实现实提升为艺术的真实观念、从实录精神提升为写实理论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才最终确立了中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精神、审美体系和诗学原则。这说明,中国文学传统中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从创作精神方面的结合已经源远流长,从审美体系的构成方面出现了一水分流渊源流变,从诗学原则方面呈现为双峰对峙的壮丽景观。

  一般认为,中国文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主要以抒情文学为主流和正宗。诗经、楚辞、文赋、诗词,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辉煌灿烂!相形之下,叙事文学一直居于次要地位。因此,以叙述体式为核心的小说创作迟迟不能成长起来,这既有客观的社会方面的外在原因,也有中国文学传统自身演化的内在原因。如果从文学自身演化的内在原因看,从庄子最早提到的“饰小说以干县令”中的“小说”一词,到桓谭的“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从班固的“小说家流,盖出稗官,街头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到刘知几的小说可“自成一家,而能于正史参行”。由此可见,当叙述体式的小说被笼罩在史传传统的浓重的阴影下,叙述文学的成长是多么的艰难!石昌渝先生这样说:“史传在文体孕育了小说,换句话说,小说来源于史传;但是史传在精神上阻滞了小说的发展,小说克服了。‘史统’的强大阻力之后才走上康庄大道。”④史传创制的叙事方式为后世小说提供了基本叙事模式,而史传中记叙历史的秉笔直书的最高原则和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创神。宋元以后,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这使得传统学体式如诗歌、散文等很难表现他们的实活,也难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因此,一求能够充分表现、反映和记录他们的生活风社会要求和娱乐需要的长篇巨制就逐渐在的话本、讲唱等传统文学艺术体式的基础上起来了。这样,以尊崇抒情、议论为主的诗式就开始渐渐过渡到以叙事为主的小说等的方向上来。元明以后,小说家开始登上文主的地位,小说也渐成文学的主流。一般认《红楼梦》和《儒林外史》是中国传统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它们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镜子;《西游记》和《聊斋志异》是中国传统主义小说创作的标志,它们是中国传统的因应和大同生活理想两者结合的光辉典范。有论者认为,明清之际已很成熟的中国现实主义或写实派的诗学原则主要体现在方面:即模拟性、逼真性和客观性,中国式的主义或奇幻派的诗学原则也主要体现在三面:纪拟性、奇异性和寄托性。从总看,“明清时期的奇幻派理论已同写实派理起走向成熟,并在双双走向成熟的道路上既对立,又相互渗透,从而形成我国古典小说的双翼。‘幻中有真’,‘极幻极真’以及‘说须说得圆’等理论命题的提出,就是二者成后,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的明证。”⑤一点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尤其在新时中国文学中,在许多很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中,亦多充满了幻奇、神秘的色彩,应该说,商业化的包装和炒作的需求外,一方面,说国传统的心理文化积淀的特点,另一方面,这种深厚的叙述文学的基本特点有关。这以说是《红楼梦》叙事文学传统的一种自然的延伸。

  当然,正是这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或派和幻奇派相互交织、融合统一的小说创点,形成了中国所独具的一种在现实主义或派与浪漫主义或幻奇派两极之外的第三种文学的特点。“中国叙事文学传统,从一开写实和写意两种艺术表现方式,形成两种艺术派。写实注意情节的完整合理以及细节的周到逼真,而写意则表现着一种诗化的倾向,不注重情节,甚至淡化情节,追求意境,追求意境的隽永。小说走的是写实的路子,但在它发展的途程中不断学习写意的艺术精神,特别是在作家参与小说创作之后,写意的因素便日渐加强,从而产生了《聊斋志异》和《红楼梦》这样包含着诗意的伟大作品。”应该说,这是一语中的之论。虽然,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曾以其决绝的姿态企图和自己的传统断裂,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毫无疑问,从较为长期的发展历史来看,这种断裂又是不可能的,甚至是幼稚的。离开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渊源,就无法理解整个中国文学史。样包含着诗意的伟大作品。”应该说,这是一语中的之论。虽然,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曾以其决绝的姿态企图和自己的传统断裂,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毫无疑问,从较为长期的发展历史来看,这种断裂又是不可能的,甚至是幼稚的。离开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渊源,就无法理解整个中国文学史。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