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浅论诗歌创作中的“意象”


  诗歌,是一种通过跳跃性的结构以及凝练、富有韵律的语言,高度浓缩的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字语言艺术,是最重要的抒情文体,其本质特征就是抒情。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创作诗歌,但对诗歌普遍的认识就是“诗言志”亦或“诗缘情而绮靡”,由此可见,诗歌带有创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而这种主观情感的体现就承托于意象。

  所谓“意象”,不是纯客观的描摹,而是人主观情感作用于客观物象并在融合转化中生成的具有特定情感内容的艺术形象。一般认为,“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 “象”是指具体的物象,那么意象就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我们在进行诗歌创作中既可以选择单一的意象,也可以由多个意象组成复合意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就有最熟悉的“月亮”这一意象,月亮本是客观存在之物,但在李白的笔下,就有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感,在杜甫笔下呈现的则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念;与此同时还有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另外,古往今来“柳”也承托了无数的送别与惜别,柳永在“雨霖铃”中就写出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再如“梧桐”代表的凄苦之意。白居易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只有通过意象才能表达主观情思,而读者必须通过意象所营造出来意境来审视诗人的主观情思。

  那么作为初学创作的同学该如何进行“意象”的创造呢?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心写物,直接缘于作者的感官印象,是对生活场景的诗意刻画,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意象与客观事物相对应。二是缘心造物,其意象不是来自现实生活场景,而是诗人主观臆造的,这就要求进行大胆的创造性想象,整合出独特的意象,尽管可能与生活现实较远,但确实是创作者主观情感真实表达,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当然,我们学习诗歌的创作并不是想把学生都培养成诗人,只是希望通过诗歌创作提高美学修养与文学修养,通过诗歌习作练习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人生体会,也许生活会有更多的乐趣。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