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文献学概要》教学实践改革成果突出


   本着教育为人的基本理念,文学院专职教师倪童带领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积极开展“古籍文献”教学实践。经过一周的努力,圆满完成实践(十五本“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馆藏善本古籍”制作),成果喜人。

  此次实践活动理念由国家教育部教学实践改革相关文件指导,针对《文献学概要》课程的理论特征和课程特点,以估计编纂为实践核心,提高同学动手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共进,并得到学校教务处首肯,得到文学院领导和高级教师等的共同帮助支持,最终完美完成实践作业。次周,倪童老师与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们进行了文献制作,以及文献与文学、文献与文化等方面的探讨,成果颇丰。本学期第九周《文献学概要》课程结业考试,此次实践活动成果将作为学生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计入2013级汉语言文学同学该课程的总成绩。(图一图二)

  倪童老师根据汉语言文学同学四年学习内容,以及《文献学概要》的主要知识点,一共设计两次实践。第一次实践课用时两小时,分组讨论完成如下内容: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图书馆馆藏书目提要》

  要求按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分类方式编写我校图书馆馆藏书目,即古籍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并撰写相关书目的著录项和简略提要。

  第二次实践课用时四小时,分组讨论完成如下内容: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图书馆馆藏(北宋)善本古籍》

  要求不同组按照本组分配时代(北宋,南宋,元代,明代)各自制作善本古籍。如北宋时代的古籍特征必须按照相关版本特制进行制作:1、装帧方式蝴蝶装;2、版本特征为“宋浙本”,书口白口,但黑鱼尾,书名卷次于上鱼尾下方,且用简称;边栏、左右双边,坊刻有牌记,官刻无,多有刻工名称,纸张白麻纸或黄麻纸(纸纹宽);3、内容为“断代的有选择的编辑多种题材作品的总集”。

  两次实践课教学内容难度呈阶梯状,第一次《目录》的实践内容简单,然对于初次接触到文献学的同学来说,首先无处下手、不知从何做起,其次思维能力很难完善目标对象,最后同学理论丰富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因此第一次实践作业完成成果一般,并未达到同等理论学习效果的程度。但这一次实践活动给同学带来很大震撼,重新审视和了解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于是第二次实践课的布置,同学的适应能力和理解力极大提高,不但顺利完成实践内容和作业,甚至还有不少同学在作品中予以创新思维,加入更多自己小组讨论的新精华,有的小组在世界观和文化价值观方面的支撑,一度超过本科生应有的范围,作品成果令人惊喜。(图三图四)

  2014年开始国家就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进行一系列举措,这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第一线教学实践改革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今年教育部最新印发《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决定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继续推动和支持高校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我校来说,高校教育改革同样是我校教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教育部的文件,到2020年,高校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基础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应该更加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得教育创新改革形成具体模范,并得到社会认同,成为制度化、专业化和基础化成果。

  于《文献学概要》这门课程而言,教学时间改革的意义不应仅局限在专业与基础课程的巩固和总结,更应该着眼在高校教育成果的扩展和创新。根据上述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高校教师在教育实践改革中应优先选用优质的教学资源,组织完整的科教基本教程学习。同时,在传统教学授课为本位的教育模式中,我们应该有选择的、有扩展的选择现代化社会活动,作为教学实践的扩展训练和模拟教学。比如近几年开始流行的微课、慕课以及翻转式教学课堂等:提问讨论,教师讲授解惑。以问题和兴趣为驱动,由同学自主选题,做PPT讲解研讨。又或者混合式课堂:大课讲授,小班讨论和翻转课堂相结合,引导式授课,学习慕课。学生讨论提问,最后教师讲授解惑。种种课堂行为模式转变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同学四年教学最终成果的集中体现。

  文学院 倪童

1.jpg

(图一)汉文1303级优秀学生实践成果。

2.jpg

(图二)宋浙本,图为古籍函套样式。

3.jpg

(图三)宋代蝴蝶装内页版本样式。

4.jpg

(图四)明代中后期线装版本样式。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