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浅析纪录片


  谈起纪录片,估计没有人能给它下一个完整的定义,说纪录片究竟是什么。纵观时下的电视节目形态,理论已经大大落后于实践。我们看到电视上的各种节目,往往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名称,它们融合着纪录片、访谈、真人秀、纪实等各种元素,各种节目形式都会穿插一些纪实的片段。纪实节目的增多,一方面证明了纪实节目的魅力,另一方面却也使什么是纪录片成了一个问题。笔者这学期担任2012级广编《纪录片创作》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跟学生的探讨交流以及观摩大量的纪录片作品,对纪录片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一、纪录片学派以及创作方法的演变:在纪录片发展初期,往往通过解说词手段进行说服性宣传,二十年代格里尔逊的“画面+解说”的叙事风格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纪录片的创作。五、六十年代,西方纪录片的创作强调内容要精确的真实,排斥人为的修饰。到了七十年代以后,西方纪录片创作者则更强调中立客观的立场,以采访为主的叙事风格。传统使用旁白或解说词虽然也是纪录片创作者的一种叙事风格,但是这种主观性强、宣传味浓厚的创作方式逐渐被追求真实、精确的采访所取代。需要说明的是二十年代的格里尔逊式绝非是我们看到的声画两张皮的作品,但我们却把其理解成单纯的解说+画面,如早期的《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以及目前在电视上播出的大量作品,这就导致了90年代当西方真实电影流派引进我国的时候受到了热情的拥抱——《望长城》开辟了中国纪录片的新纪元。

  二、思想性:纪录片本身就是现代电影艺术的母体,有人说中国的电影不够发达,是因为中国的纪录片不够发达,这从某个角度说明了两者之间的连带关系。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工厂的大门》、《水浇园丁》等短片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纪实的短片。因此,纪录片最早是以电影的形式出现的。纪录片是西方的产物,它的英语名是documentary,是由document(文件、文献) 和ary(相关的)两词组成的一个新词。顾名思义它绝非是对事件的普通报道、表面现象的表述,而是基于事实、现象基础之上进行与此相关的广度、深度的探讨,甚至是针对社会发生的重大争议性议题的深入探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纪录片关注的焦点仍是社会议题,特别是讨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问题。而美国纪录片所关注的体裁也多倾向于反映人与社会、人的尊严、人与自然的斗争等议题,如《破坏大地的犁》《大河》等反映美国政府的政策与生态环境灾难的纪录片。当然这种对社会重大议题的关注,不是为了抹黑政府和煽动民众情绪,而更多的是希望社会进步健康地去发展去解决问题。再如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如果它只是单纯的去记录吃,记录这个食物多美味,那么就把美食庸俗化了,所以除了探讨饮食文化之外,还有深度的意义表层与深层:第一集是脚步与乡愁,第二集是心传与工艺和精神的传承,展现食物的同时,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性。

  三、非虚构是底线:视听形象的纪实性(长镜头和同期声)。现在我们在电视上能够看到各种形式的纪录片,但无论形式怎么变化,非虚构都是底线。例如一辆摩托车穿越十几辆轿车在电影中是常见的镜头,但观众看后总认为是假的,如果我们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完整地拍摄一个长镜头,那么可信度就大大增强。“真实性”是所有纪实片的精神所在。纪录片要求一种精确的真实,而不是扮演式的真实。“真实”不仅只是“出现”(presence),而是创作者有意识地安排它出现。事实上,所有纪实片的创作都不存在绝对的客观。当我们决定拍某一体裁,如何拍、拍什么、怎么剪辑等,这些都是一种主观的决定。

艺术传媒系:王营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