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新闻史教学中的“活化剂”


  新闻史作为一门史学课程,知识点多而复杂。由于其偏理论性的课程特点,使其在重学科实践的今天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因而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甚至只在考试前进行机械性的复习,制约了课程本身价值的体现。

  一位历史学家说过,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其意思是:每个人都必须知道自己是何人、从何处来、去何方或做什么,否则就不能做任何事情。如果一旦早上醒来失去了记忆,一定会不知所措,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己的历史。而当一位新闻工作者完全不知道本行业的历史,后果也是一样的,他就不会知道什么是新闻,也不会在实践中抓到新闻。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史的学科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将枯燥的史学知识活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新闻史教学效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总结出了一味“活化剂”——让学生加入新闻史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如果对新闻史论的理解、掌握仅局限于课堂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很难领会,教学效果也不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只有将史论知识与媒介实践相结合,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对新闻史论知识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肤浅到理解深入,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逐渐转化为实践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每次课可运用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做讲解员或评论员,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准备的内容。讲解的内容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必须与传媒有关,可以是新闻作品、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新闻媒介、传媒人物等。讲解人员的安排由学生自愿和教师抽查相结合,学生每次讲解后先由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成绩评定。比如在中国新闻史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中国传媒进行观察,即选择中国新闻史上的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新闻媒介、传媒人物等进行分析评价,尽量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促使学生多关注中国新闻的发展及现状,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胆量。

  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媒介或新闻史论知识的关注度,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对于专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促使学生主动接触媒介,多关注新闻报道,常用“新闻眼”进行媒介批评,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关注媒介的意识和分析思考的习惯。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胆量。

  新闻是讲故事的艺术,新闻史是聆听和评点故事的艺术。学生的加入是新闻史课堂上的“活化剂”,使新闻史教学不再单一枯燥,而生动起来。

文学与新闻传播系:占琦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