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从最新考古重大发现浅谈对早期中华文明的认识


  国学院 高阅军

  近日,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陕西榆林石峁遗址皇城台入选。与此同时,河南郑州宣布了巩义双槐树遗址考古成果。这两处遗址的年代分别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晚期,其中出土了许多重要文物,对研究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距今四、五千年前是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阶段。据古籍记载,这段时期是黄帝到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这两大考古发现都印证了古籍的记录。双槐树遗址距今约5300年,是目前发现的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聚落。发现有三重环壕、中心居址、夯土基址、瓮城结构的围墙、祭台、公共墓地等,出土了仰韶文化的代表器物彩陶,以及用9个陶罐模拟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与丝绸起源有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等重大发现。北斗九星天文遗迹体现了仰韶先民的天命观和“北斗”崇拜,及礼仪化思维和“天地之中”宇宙观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人文和精神意义。家蚕牙雕则证实了仰韶先民已经养蚕缫丝,反映出当时的农业和物质文明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石峁遗址距今约4300年,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文化晚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发现有大型门址、台基、护墙、瓮城、祭台等,出土了石雕人面像、陶鹰、玉人头像等珍贵文物等。从其规模和形制看,皇城台作为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已具备了早期的“宫城”性质。这些出土文物蕴含了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反映了其审美观念和工艺技艺等。

  从近几十年来发现的重大考古遗址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陶寺文化等来看,早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呈现出一体多元的特点,即不同考古文化的出土文物有相似之处。双槐树和石峁皇城台遗址也不例外,除自身特点外,还与周边的文化有着交流融合。这两处遗址与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相比,更具宏大的规模,有序的布局,高超的建筑工艺、精细的手工技艺。所处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初创和形成期,地理位置处于中原和西北,是古籍记载的黄帝部族活动的主要区域,体现了早期的“王国”气象,其所包含的社会发展模式、承载的思想观念和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开启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根脉,被夏、商、周所继承和发扬。遗址的建筑格局如宫城、瓮城、墓寝等,奠定了后世都城、宫殿、陵墓的规格和形制。出土的器物如陶器、玉器、丝麻等的使用和装饰功能,天文学及宗教祭祀意义和蕴含的精神信仰,对后世的陶器、玉器、青铜器、服饰等的发展成熟影响巨大。这两处考古重大发现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早期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认识,并将重新审视其在整个中华文化和文明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开端和奠基意义。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