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传统的授课方式一直都是老师教授,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授方式的的缺点在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上课内容印象不深。尤其到了每学期期中,学生表现出一些倦怠情绪,所以应该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北京师范大学田荷珍教授有句名言:“讲授过程是对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的补充完善或重新构建过程。”讲课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学习过程和巩固过程。如果让学生走上讲台自己尝试讲一小节,能更好的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所以我在一节“公共经济学”课上做了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教改尝试。
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务分配。我挑选了内容较为简单的第十章文教科卫支出和第十一章社会保障支出部分小节作为这次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首先先对这两章节进行简短的介绍,然后对学生说出这次活动要求。根据班级学生数量进行任务分配。一般一个小组讲一节内容。组的大小以班级学生多少而定,一般3到5人。
第二,讲课小组组建。学生在课下自由组合组成小组,每个小组各个成员都对该小组选择的章节进行学习,并选取一个表述能力强、课件和教案做得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上台来讲述。
第三,学生走上讲台上课。根据各个小组所选章节,请每个小组组长上台进行讲述。在每次学生上完课后,进行点评,找出优点和不足,找出该讲而没有讲的地方,然后进行相关点评和补充。
这次教学活动完成的很成功,各个小组的学生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将课本内容清晰的讲解出来,还查找许多其他参考书上的内容。
活动最后,由学生选取了两组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两组同学。
以下是人力1201班和行政1201班选出的两个小组的教案:
行政管理1201班
组员:魏超凡、杨喜君、高志先、许杰、师琦、李杰瞿国安、杨纯、韩晓。
组长:杨喜君
教案:
十一章 第一节 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制度简述
1.社会保障的概念、特征。
2.社会保障的构成。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构成。
3.社会保障的发展史(典型性)。
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议会原有法律基础上颁布了一个新法案,这就是著名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案。”1883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在会议提出了疾病保障法。1935年,罗斯福推行新政,颁布了以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为内容的社会保障法。1979年,英国保守党上台,撒切尔政府对难以为继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标志着西方社会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新反思。
二、政府对社会保障市场的干预
随着自由经济思想难以适应市场,社会的发展。政府因此吸收了新的经济干预思想,对社会保障市场进行干预。
1.私人保险面临的相反选择的问题
2.私人保险公司降低社会风险的能力软弱
3.私人保险公司所提供的保险在降低社会风险能力方面低于政府,政府介入社会保障可以大大降低社会抗风险能力。
4.政府介入社会保障可以降低决策成本
5.家长主义
6.出于收入再分配的考虑
人力资源管理1201班组员:王调顺、黄睿、史豪、焦亚星、高锁霞、孙语嫣、张瑜、刘超、闫晶、李玉婷、李蓉、候俊瑶
组长:王调顺
内容:第十二章 第二节政府为什么要对教育进行干预
一.对政府而言
1.有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基础设施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3.人民素质的提高
4.经济转型的知识保障
5.综合国力的提升
6.软实力的体现
二.对人民而言
1.端正了人民对教育的认知
2.对人民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体现
3.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的高要求
5.减少了社会不公现象
三.对市场而言
1.资本市场的短期效益型注定了教育必须政府出资
2.资本市场的人才匮乏性注定了教育的必然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批有理想有主见的年轻知识分子作为基础
师资科 余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