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上午,在学院的安排下,我参加了在西北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的由地质系赖绍聪教授主讲的关于“MOOC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培训讲座。本次讲座,赖教授引经据典,幽默诙谐,从教育的内涵入手,依次从当前高等教育信息化总体形势、MOOC与在线教育、MOOC与教学模式的改变、在线教育的未来与思考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其中“MOOC与在线教育”这一内容对我影响最深刻。
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大学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不管是文科、理科,只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就必定具有这种稳定的结构形式。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习惯于被动的等待老师给予解答,而不是自己去积极的思考。现在的大学生,面对高科技的,信息量超级丰富的互联网,手机,Ipad等先进的工具,纷纷成为“低头族”“微信控”“微博狂”,如果课堂对他没有吸引力或者是他不感兴趣的课程,那么即使他坐在教室,也是没有学习效果的。
在这种形势之下,教育部推出MOOC教育模式,就值得我们深思。MOOC,英文全称是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意为大规模的,开放的,网络在线课程。MOOC大多数课程都是定期开课,有作业和考试,老师和同学可以在线交流,结课时按要求完成考试才能获得证书,它实现的是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MOOC不仅让别人看到学习者学了什么,还能评价其学习情况,评价其是否理解了内容,准确了解了知识。MOOC的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学习兴趣、爱好,最大限度的选课听课,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网上注册量可高达数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网上所有的课程随时随地接入,7*24全天开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分知识点学习,安排学习进度,还可以重复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可以相互批改作业,小组合作。教师的角色已经转化为交流场所的辅导员,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增加,其工作以研究教学内容为主,组建教学团队制作精良的网上资源,以供学生学习。目前,我国关于MOOC的综合平台有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学堂在线(清华大学),好大学在线(中国高水平大学MOOC联盟),育网(五所交大)等。在这些平台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最新的教育模式所带来的诸多好处。
作为教师,面对这种新的教育模式,我们必然也要转变思想,仅靠几本教科书或者一本教案就可以走遍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工作的中心内容,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新的教育模式下继续前进!
行政与公共管理系 付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