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开展“2015年陕西数字艺术教育研讨会暨数字艺术教师训练”活动,此次训练由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Wacom中国公务主办,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学前教育学院协办,陕西金国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是为陕西省开设了数字艺术设计类的相关院校的教师提供数字艺术教学与研讨的公共服务平台;训练营主要聘请国内知名数字艺术专家、教师及企业负责人,以讲座、精品课程、交流研讨的形式,进行数字艺术制作与教学的课程培训。
我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尤俊杰、张秦苗、侯娟、刘家齐代表学院参加了这次培训研讨,在本次训练课程开始之前,西安外国语大学邀请了几名国外的教师对于其各个不同国家的数字艺术发展作以陈述,其中也谈到中国和国外在高校数字艺术培训上的差异。期间,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等西安高校艺术学院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在活动现场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并且专业的学术交流,其中对于国内数字艺术的现状也作了比较深刻的阐述。
一段小憩之后,著名数字绘画教师管郁生老师开始了课程讲述,他提到,数字艺术教育课改主要问题是将数字化研究向职业化的转化,也就是说校企结合的形式应该更加的深入在高校的数字艺术培养中。然而他也提出,我们高校动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主要倾向于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设计型人才,二是培养制作型人才,然而高校的培养重心,理应倾向于设计型人才,也就是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往往这样的人进入社会之后不能立刻的融入,也是因为校企分离,对于所学知识不能吸纳,吸纳知识不能应用,应用的知识不能完全熟练掌握的结果。欧洲的动画产业为什么能在艺术化和商业化的平台上都绽放光彩,这并不是其动画产业的突变,深究其每一个数字艺术作品地下的文化,大从一个主题,小到一个纹理的设计,都能说出这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支撑,不是技术多么的高就可以成就多么高的产业,技术永远都是为感情所服务的。
管郁生老师提出,在我们高校艺术学院数字化教学面临了三个难题:首先是艺术基础教学课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素描、色彩等,这个课改之所以难,是考试机制的限制,走向数字画的基础教学,本应无纸化教学,也就是数字教学,学生的素描、色彩、平构、立构等,完全可以在计算机上操作,这样让学生从进校开始就知道自己是数字化的大时代下的学子,从基础开始对于计算机以及电脑绘图开始有所熟悉并逐渐加强。二是时间成本,从申报课改到审批,时间过于长对于课改而言也是一个题。
其次是基础教学数字化的困难,这一点主要可以分为:资源驱动和师资转型这两方面来谈,对于基础教学的现代化设备的投资缺少,以及教师的自身数字化专业水平,都成为一个比较难以克服的问题。
再次是数字化职业基础教学的困难,无论是从顶层的设计或是底层的逻辑,在高校和企业分离的状态下,单凭以理论研究或者短期教学的教师,也是不能给予学生正确并且完善的指导。
克服这些难题主要是需要制度的保障,当然制度保障是有一定的前提,一是价值认同;二是团队建设;三是资金保障;四是时间容量。
在这些关于高校的课程改革的问题上,管郁生老师谈论结束之后,开始了对数字化教学的实例分析,他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例,从基础课程到主干课程一一谈起,让我们学习的几位老师深受启发,也对于数字型艺术专业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学习到了很多专业技术上的知识。
艺术设计学院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