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学习《大学》心得体会


  本学期,继全国首届“国学与大学德育”坛在我院隆重举行的大型活动后,全院教职工再一次掀起了国学学习热潮。由于从小就对中国古代汉语与史书典籍抱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所以学院再次掀起的“国学热”让我心潮澎湃并为之振奋。像院长在《大学与大学史》中说到的:“《大学》是学‘四书’的基础之书,古人学习,都是从这本书开始,它是针对为学的目的、过程以及方式论述的,虽然仅有几千字,但意味深远,其味无穷。”因此,下面我将自己对《大学》的学习,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结合注释,读懂《大学》

  要将《大学》的文字精髓运用到生活与工作中,仅死记硬背、囫囵吞枣是远远不够的,而读通、读懂《大学》才是首当其冲的关键所在。在师资发展部组织的几场学习活动中,有幸聆听了多位老师结合自己实际所谈的学习感受。有的老师从生活方面谈起,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大学》结合起来;有的老师结合自己工作讲《大学》,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在敬业授课的过程中已经将《大学》运用于无形;而有的老师则讲解学习《大学》的方法,既按照专业的古代汉语授课过程逐字逐句给我们解释,又通篇给我们引申。老师们的讲解全面独到,使我获益匪浅。

  听了老师们的讲授,将我对《大学》注释理解有出入的地方加以更正,也使我的学习更加深入与精准。

  比如,《大学》第三章中有“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口袋书上的注释将“盘铭”解释为:刻戒于盘,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而事实上,由于古时人们注重祭祀,所以这里的所指盘的器皿应译为祭祀时沐浴用的器皿。

  比如,《大学》第四章中有“《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等文字。这里的“有斐君子”,从字面意思理解,不仅指“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而且这里的“君子”是指“卫武公”。最后说“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原来要同本段最后的“‘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对照起来翻译,理解为“这样文质彬彬的君子,大家一直都不会忘记”。

  看来对《大学》的译注还应细细推敲,准确把握。只有在理解上无所偏差,才容易更快背诵,进而与生活工作结合在一起。

  二、理解之上,熟练记忆

  《大学》为总分结构,第一章提纲挈领道出中心:三纲七证八目。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是指: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后章节从这些中心出发,分别逐次进行论述。以理解为基础,把握好本文层次,背诵起来也会朗朗上口。

  三、悉心领悟,加以升华

  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着《大学》的深刻含义,聆听着老师们生动的讲解,我深感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深,以我们当下的人生阅历,只能很粗浅地从自己的角度去诠释《大学》——修齐治平。

  现阶段,我们在认真敬业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首先应该“修身”。修养好自己的品性,培养好自己的品德,为今后打好基础。其实,这与我院的成人教育不谋而合,我院的办学理念与之有着高度的一致:先成人,再成才。而后,就像我院辅导员老师应确立的“三个意识”:职业意识,岗位意识,事业意识一样,爱岗、爱生、敬业。最后,才谈“平天下”。

  最后,借用院长在《大学与大学史》中说的:“国学学好了,一个大学生就办成了:一个文雅礼貌的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一个尊重师长的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一个勤奋上进的人,一个深刻智慧的人,一个正直道义的人。”大学生如此,教师更甚!

工程技术系理工教研组:宋冬梅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