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络学习课程的报名单,“知行效”三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看到“行动研究”这么接近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实践的课程,我更是毫不犹豫的报名了。夏教授和徐博士的细致讲解也确实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收获不少。
夏教授首先从“行动研究”的知---“行动研究”的核心价值;行--“行动研究”的种类方式:和效-- “行动研究”的案例分析。基于这个思路,我也从这三个方面来谈我的心得。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确实需要在“知”、“行”、“效”上下真功夫,做到三者相统一。因为知是行之基、效之始;行是知之成,效之要;效是知之功、行之果。
“知”当下英语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这就要求英语一线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要在平时注意观察总结,善于撰写教学记录和教学心得。对于学生积极的一面进一步鼓励学生发挥施展甚至挖掘出自身潜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思考,问题的溯源在哪?是教材过难?还是教师耐心不够?还是学生基础不扎实或是对英语缺乏兴趣所致。
“行”基于问题进行理论上升并最终形成科研成果。这点夏教授给了详实的步骤:一、问题筛选;二、理论优选;三、按照制定计划、采取行动步骤、观察分析、反思总结的顺序进行2-3轮的行动;四、行动期间有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教学日记、学生反馈、同行协助、素材分析和撰写论文等。仅此四步却需要教师假以时日不断提升自我,了解最新科研理论和成果,这样在问题筛选后更有针对性的优选理论,把最前沿的理论跟当下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计划。
“效”就是推广实施最终的教学启示甚至科研成果以改善目前教学困惑,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并开启新一轮的“行动研究”。一篇“行动研究”的成果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问题总是不断出现,循环往复,需要外语教师不断的探索钻研。
总之,正如徐老师所言,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学生,也就保证了我们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只要我们保持敏锐的科研嗅觉。多年来英语教学效果饱受悖议,有人甚至提出取消英语课程的建议,可见,英语教学问题多多,这不正给英语教师提供了大展宏图的机会吗?
基础部:韩春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