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四级模拟题中的段落翻译


  本学期2014级大学英语的授课计划中要求讲四套模拟题,目前我在所带的两个班级里完成了两套题目的讲解,在此对同学们所做的两篇翻译做一下分析和总结,与大家分享交流。

  虽然同学们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词汇,掌握了语法知识,可大部分同学依然没把握在这一部分拿高分。作为2013年改革之后的题目,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翻译内容多数围绕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展开。阅读原文,理解原文,获得总体印象这一环节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好,但是问题主要体现在:虽能理解原文的逻辑关系,但在中英不同表达方面修炼不足,处理原文句子欠佳;句子框架结构中主次分不清楚;词汇积累不足,单词拼写错误多等。总体来说是没有做好直译和意译,汉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痕迹随处可见,不能被阅卷人所接受从而影响了题目得分。

  比如段落翻译中有这样一句话:越早去留学,就可以越早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和教育体系。大部分同学都意识到要用the more, the more句型,这个分析和认识都是对的,但是在真正的翻译中答案五花八门,明显反映出英文表达方面的欠缺。摘抄一位同学的翻译作业如下:The earlier goes abroad, the earlier adapt to the local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system.能看出来这个同学的词汇积累和单词拼写都不错,对于句子逻辑关系的理解也正确,但是忽视了英语的正确表达,竟然在句子中丢失了主语,这是英语中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我们在汉译英时要注意主语的补充,注意到这种中英表达习惯的区别。所以我把他的句子改正如下:The younger one goes abroad to study, the earlier he can adapt to the local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system.

  基于以上问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1.讲解语法和词汇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和提高跨文化意识的过程。

  2.培养英语思维模式,克服母语干扰。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学习不仅是对语言文字了解与掌握的过程,也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形成过程。而思维与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因素又息息相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转换文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实现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3.了解文化背景,加强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隶属于东西方两个不同文化阵营下的汉语和英语在风土人情、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把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纳入教学之中,同时介绍一些地道的表达,从而促进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基础部 王妙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