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和手段,通过一组系统文件将相互联系的表及其相关的对象统一组织和管理。在建立数据库时并不是直接打开相应的软件就开始操作,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步骤,下面我们就数据库建立的步骤进行总结如下: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后继各阶段的基础。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确定数据库要存储哪些信息,要满足用户的哪些需求。
(2)确定所需的表。指根据数据库所要实现的功能,将所需的信息分解为不同的相关主题,在数据库中为每个主题建立一个表。
(3)确定所需的字段。指确定在每个表中要保存哪些信息,即确立各表的结构。在确定了所需表之后,接下来就应根据每个表中需要存储的信息,确定该表需要的字段。在这些字段中,既应包括描述主题信息的字段,又应包括建立关系的主关键字字段。
(4)确定表间关系。仔细分析每个表,研究每个表的数据和其他表的数据间有何关系,确定各表之间的数据应该如何进行联系。
(5)设计求精。指对设计作进一步分析,查找其中的错误。创建表,在表中加入若干示例数据记录并对之操作,看能否得到预计的结果,若发现设计不够完备,则对设计进行调整。
在设计的最初阶段,不必担心出现错误或遗漏。在该阶段即使出一些错误,通过测试也比较容易修改。一旦数据库中拥有了大量实际数据,并被用到报表、表单或应用程序中之后,再要修改设计方案就非常困难了。所以在最终确定数据库的设计之前,一定要做足够的测试、分析工作,尽可能地排除设计中出现的错误和不合理的部分。使在连编数据库应用程序之前,确保数据库的设计方案已经考虑得比较全面。
理工教研组: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