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气体吸收操作中溶剂的选择


   吸收操作是气液两相之间的接触传质过程,吸收操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溶剂的性质,特别是溶剂与气体混合物之间的相平衡关系。根据物理化学中的知识可知,评价溶剂优劣的主要依据应包括以下几点:

  1、溶剂应对混和气中被分离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或者说在一定的温度与浓度下,溶质的平衡分压要低。这样,从平衡角度来说,处理一定量混合气体所需的溶剂量较少,气体中溶质的极限残余浓度亦可降低;就过程速率而言,溶质平衡分压低,过程推动力大,传质速率快,所需设备的尺寸小。

  2、溶剂对混合气体中其他组分的溶解度要小,即溶剂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如果溶剂的选择性不高,它将同时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这样的吸收操作只能实现组分间某种程度的增浓而不能实现较为完全的分离。

  3、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即不仅在低温下溶解度要大,平衡分压要小,而且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应迅速下降,平衡分压应迅速上升。这样,被吸收的气体容易解吸,溶剂再生方便。

  4、溶剂的蒸汽压要低,以减少吸收和再生过程中溶剂的挥发损失。

  5、溶剂应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免使用过程中发生变质。

  6、溶剂应有较低的黏度,且在吸收过程中不易产生泡沫,以实现吸收塔内良好的气液接触和塔顶的气液分离。必要时,可在溶剂中加入少量消泡剂;

  7、溶剂应尽可能满足价廉、易得、无毒、不易燃烧等经济和安全条件。

  实际上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溶剂能够满足所有这些要求,因此,应对可供选用的溶剂做全面的评价,以便作出经济、合理的选择。

  工程技术学院 张杨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