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段落的构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典型的“主题句—阐述句—总结句”结构,另一类则有点像汉语的以某一中心思想统领的“形散神聚”结构,但注重形合的英语,常常用到许多表示衔接和连贯的连词,以便清楚的从形式上体现局与句之间的各种关系。
英语段落的主题句表明段落的主题思想。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如果将各个段落的主题句串起来,那么就可以获得一个章节乃至整个篇章的主题思想。主题句一般都放在句首,接下来的句子必须在语义上与这一主题有直接关系,在逻辑上演绎严谨。这一特征在英语的论说文中表现尤为突出。
相比较而言,汉语段落通常都围绕一个较为含蓄的中心思想,其表达方式多为迂回式的,流散式的,句际之间的意义关联可以是隐约的,似断非断的。当然,也有不少十分注重逻辑推演的段落,句际之间环环相扣,但相当数量的汉语段落都是形分意合的,英语中常见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连接词在这里常常被省去。
此外,在一个语段中,汉语句子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英语中则不一定,其句子成分或从句都可以插前补后,只要逻辑关系清楚即可;汉语句群可先总论后分说,也可以先分说后总论。面对英语句群,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句群内有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的关系如何,还要考虑主次安排,讲汉语的意思用恰当的英语形式表达出来。
比较一下英汉段落构成情况,只能说它们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异略大于同。翻译时译者有必要进行调整变通,从而使译文段落逻辑关系更加明了,语序更加合理,脉络更加清晰。
在英汉互译中,由于相应语段的信息安排不完全一致,根据语篇的需要,译者有时需要进行语序的调整。翻译时,要以语段为结构单位,理顺语义关系,合理安排信息。具体地说,原文句子有的可能要超前译出,有的可能要滞后表达,从而使逻辑安排更为紧凑和连贯,上下文衔接更加自然。
基础部 吕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