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刘静
《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管理与工程管理类专业同学的必修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课程有着与纯理论学科与纯应用学科不同的交叉性特征。既要求同学们掌握扎实的管理学学理知识,还需要了解管理实践活动的流程与技巧,甚至包括与管理学相关的管理思想史、管理经济学、行为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知识。因此,梳理并总结该课程的学习方法成为夯实基础的重点。
首先,明确课程学习框架。《管理学》学科自资本主义大生产后形成系统理论范式。经泰罗、法约尔、韦伯等学者综合后框架既成,形成了以管理的五大职能为基础学科背景。因此,需明晰管理学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协调职能与控制职能的内涵与作用。将五大职能按时间顺序进行系统学习,然后再按空间顺序将其放置于整个管理学历史背景中整合。在由粗到细,再由细到粗的反复循环中搭建学习框架。
其次,把握重点相关理论。每门课程都有其重点理论与学理知识支撑。对于《管理学》来说,其关键在于把握管理学的基本内涵、管理阶段演变理论、计划制定方法理论、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理论、领导理论、控制方法理论、激励理论等重点部分。将重点理论中定性化与定量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使管理方法内熟于心,才能在后续应用分析中游刃有余。
最后,联系现实案例分析。《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避免空谈管理,需要在理论习得的基础上,尽可能多了解管理各职能的操作流程。可以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商业软件和通过参与实习或与富于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交流等形式完成。
综上,学好《管理学》非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反复与思考中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打造完整的理论基础、运用灵活的实践分析才能触类旁通、驾轻就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