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作业成本法核心概念辨析


  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成本核算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我讲授课程中发现同学们对该方法的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也不能与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联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对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进行辨析,并通过实际事例进行示范。

  一、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作业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来对多种产品合理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法。也就是要先将成本分配给作业,再根据产品耗用的作业量分配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的成本分配中的不精确导致的成本扭曲现象,进而把成本精确地再分配至成本对象。之所也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精确的分配成本,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产出(产品或劳务)需要企业执行各项作业,这些作业又需要成本(即消耗资源)。那么什么是资源、作业和成本动因?

  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作业成本的计算对象。

  作业则是基于一定的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

  成本动因是指作业成本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是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活动或事项。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是指在每项作业活动中都耗用资源,它是导致资源发生的事件;动因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反映了资源耗费与作业的关系。作业动因作业动因是将作业中归集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反映每类产品消耗的作业的总数量,作业动因与作业分类有关,是产品和作业的纽带。资源动因是资源和作业的纽带,作业动因则是作业和产品的纽带。

  二、核心概念运用举例

  关于核心概念的运用是对核心概念理解的重要方面,下面将通过举例作一说明。假如生产车间产生间接费用的活动有设备准备调整和运送材料,设备的准备调整费用按次计算,运送材料的费用则按照运送的材料的重量计算。按照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只要把总的费用汇总,再按照直接人工工资分配给各个产品即可。但是,作业成本法则认为,该车间的间接费用的作业活动是两项,要分别按照不同的作业活动归集成本,建立两个成本库,然后再把两个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给各个产品。

  运送材料这项作业活动,其资源动因就是这项活动的资源耗费,也就是支付的运费,所以建立运送材料成本库用于归集运送材料发生的成本。运送材料支付的费用与材料的重量成正比,不同产品用的材料的重量不同,材料的重量就是此例中的作业动因。要进行成本分配,就需要计算运送单位重量材料的成本,即分配率,再按照各产品消耗的材料重量乘以分配率来分配运送材料这项间接费用。

  每次进行一个批次的生产都要进行设备的准备调整,那么设备的准备调整就成为一项作业,这项作业每发生一次就会产生资源消耗,消耗的资源的价值或者成本与设备准备调整这项活动相关联,资源与作业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资源动因,而设备准备调整的次数就是作业动因。

  三、总结

  作业成本法是专门用于对间接费用的分配的一种方法,直接费用不用此方法进行归集。特别强调的是,把资源分配到作业的是资源动因,把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的则是作业动因。当作业和产品一致时,资源动因也是作业动因。

商学院 杜曼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