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8.10.15中央银行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这一年来中央银行的第四次降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今年的1月、4月、6月和这次,中央银行已经累计降基准2.5个百分点了。我们来看看中央银行的降基准率会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已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中央银行主要运用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率这三种工具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今天我们主要讲法定准备金率在经济中的运用。
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规定存款机构从吸收的每一笔存款中按照法定的比率留存作为准备金,以便应对大面积的存款客户的货币挤兑风险。中央银行通过改变法定准备金率来改变货币供应量。假定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则100万人民币存款必须留出20万法定准备金,可贷金额为80万。现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19%,则100万人民币存款必须留出19万法定准备金,可贷金额81万。可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等于增加银行的法定准备金,降低银行信贷规模,减少市场的货币供给;同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等于减少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银行信贷规模,增加市场的货币供给。所以变动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这一工具银行的准备金和存款情况之间有一个时滞,今天变动准备金率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起作用,不是当时就能改变市场的货币供给量。这个工具的作用非常猛烈,一旦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要发生扩张或者收缩。
本次中央银行通过降准一个百分点来减少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其信贷规模,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一共释放资金约1.2万亿元,释放资金规模更大。此次中央银行降基准率有助于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努力解决一些企业融资难题。降准的目的在于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把资金更多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领域,确保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更加顺畅。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没有改变,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