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精神品格之梁启超“新民”的理想人格


  梁启超是一代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大师,同时他也是一位有着诸多新颖观点的教育家。他认为:“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他认为权生于智,“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中国要变法,要维新,必须先开民智。

  在戊戌政变之后,他又意识到“民智”和“民权”并不能划等号。“夫培养汉奸之才,亦何尝非人才;开奴隶之智,亦何尝非民智。”教育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权利意识,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奴隶性,从这一点出发,梁启超提出教育应当确立宗旨。

  中国的教育应该确立怎样的教育宗旨,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国民呢?梁启超认为,教育宗旨的确立应选择本民族文化的优点,剔除糟粕,同时参考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教育应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等三种基本要素,使我们的国民融民族性、现代性、开放性于一体,具有自动、自主、自治、自立的品质,“为本国之民”、“为现今之民”、“为世界之民”。梁启超将这种理想的国民称为“新民”。

  “新民”必须具有诸如爱国意识、权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险精神以及社会公德、尚武精神、自由、合群、毅力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征和品质。这种“新民”,也正是具有资产阶级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并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新国民。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