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学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到非常不适应的一点就是,老师与学生以往密切的关系变得疏远,不再像上大学前可以随时随地都能找到老师并与老师进行交流,正是由于关系的疏远造成另一种困惑,就是即使双方有交流的愿望并有机会进行交流,却面临着找不到适宜的话题、无话可谈的或者窘迫的尴尬状态,并且由于老师也对学生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教学中的无的放矢,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站在老师的角度,要做好与学生有效地交流沟通,就要了解学生,做好学生情况调查势在必行。下面就学生情况调查的方式作一简单介绍。
采用适宜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经常采用的方式有:
1.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适宜于对学生一般情况的调查。因此,问卷调查在学情调查中应用非常普遍。问卷的设计非常重要,要体现调查的目的,搞清楚调查的人群范围,调查的时间限制等。
2. 查阅统计数据
通过搜集统计资料获得相关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以得到学生的有关信息。统计数据一般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性别结构、生源信息、学生的宿舍安排、各门课程的学习成绩等一些客观的信息,能够让老师获得学生的总体状况。
3. 与学生个别谈话
找学生个别谈话,就是采用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的方式,能机动灵活的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谈话的内容和方式,从而能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获得学生个人的较为深入的、敏感的信息,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尤其是收集关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动机等信息,这种方式更为有效。
4. 找有关老师
找与学生有关的老师如曾经带课的老师、班主任等进行交流获得学生的信息。由于老师与学生有过接触,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获得一手的资料,并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获得更具体详尽的信息,这种方法可用于获得一般性的信息也可用于获得某个特定方面的信息,但由于有关老师对学生的认识可能会带有主观性,需要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
以上几种获得学生信息的手段和方法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手段,前两种比较客观,后三种比较主观,各有利弊,各有侧重点,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种并用,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获得的信息类别来灵活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