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对外宣传和文化传播的主体,景区对旅游文本的译文要严格要求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文化的传播性和交际的顺畅性。作为翻译操作的主体,作为两种语言转换的“媒介”,译者的语言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译文是否能传递表达源语言的内容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旅游文本翻译实践中,译者不仅要有牢固的语言基础,而且也应该对景区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以达到双语适应性选择转换的交际意图。根据景区旅游文本在双语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景区和译者两方面出发对翻译质量予以提升。
景区
在翻译活动进行之前,作为委托方的景区应慎重选择译者,综合考虑译者的语言转换能力、文化储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及翻译经历等因素,以挑选出合适的翻译人员。如果有不同的译者对旅游文本进行翻译,景区应协调使译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以避免出现翻译的不一致性,进而误导游客并影响景区的对外宣传形象。同时景区可按照“事后追惩”原则对译文进行选择,根据不同译者的译文质量进行“优胜劣汰”,而不是全盘接受。因此作为景区应有效地将“事前预防”和“事后追惩”相结合以选择景区旅游文本的“最佳”译文。
译者
双语转换是“译者中心”的翻译活动,译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景区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很大程度上与译者的综合能力有关。所以除了基本的语言能力外,译者应掌握文本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以达到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既要准确无误地转换旅游文本所传达的语言内容和文化信息,又要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达到。在昆明池七夕公园内有对珍珠婚、珊瑚婚、红宝石婚等的介绍,“婚”的英语译文是marriage,如Pearl Marriage, Coral Marriage, Ruby Marriage. 根据婚龄而出现的金婚、银婚等称谓起源于西方文化,对应的英文表达是Golden Wedding,Silver Wedding等。“wedding”一词已被广泛使用和接受,所以“marriage”的使用不仅是语言维方面的用词不够准确问题,而且也影响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使目标语读者和游客产生了困惑,会怀疑“Pearl Marriage”是“Pearl Wedding”吗?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在翻译实践中除了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化的阐释性外,译文是否达到交际目的并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和理解也是译者所要重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