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记参加西北大学2019年“教学名师讲堂”(一)——回归本分,以站好讲台为天职


  基础部 刘思齐

  近期,一年一度西北大学“教学名师讲堂”活动又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举办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够近距离与各位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及全国思政课程年度影响人物近距离接触,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在查阅自己课表,恰巧第一场讲座当天下午没有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我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第一场“开幕”讲座的“大咖”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冯博琴老师。在参加他的讲座之前,为了能够更好的聆听冯老师的发言,我积极从网上查阅了冯老师的学术背景。冯老师身为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带头人,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于2003年入选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并曾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冯老师从教愈四十年,爱岗敬业,长期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他曾经不慎摔断左腿之后,仍坚持一学期“零缺课”,拄着双拐为学生上课,在交大校园留下了一段美谈。学生们评价冯老师的课堂为“就像欣赏一个功力深厚的演员演出一场大戏,使人在酣畅淋漓之中受到深刻而丰富的教益”。难怪冯老师将“开幕”讲座的主题定为“回归本分,已站好讲台为天职”。经过了解,我对这场开幕讲座更是期待满满。

  4月23日下午,西北大学长安校区模拟法庭报告厅内汇集了来自全省多所高校的听众,以青年教师为主的观众们翘首以盼一睹冯老师的风采。在大家热烈掌声的欢迎之后,冯老师开始了他教学经验的分享。冯老师从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的“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切入,从“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全心投入、精心设计;苦练内功、把握内容;驾驭课堂、启发思维;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这五个方面,谆谆教诲我们年轻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拓充知识储备,不断增加学术的“厚度”,并用学生们能听懂能学会且“能喜爱”的方式表达讲授内容,争做习主席讲话中提到的“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冯老师的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教学当中的不足。对于冯老师的讲话,我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就是“增加学术的厚度”。首先吸引我的是这种新颖的表达方式,当我认真听完冯老师的阐述后,我进一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至今,已有近十二年,我也算是一个小有教学经验的普通教师。我对学生依然热爱,我对讲台依然热爱,但与此同时,我也习惯了多年来“程式化”的教学方式。我探索教学创新的热情大不如前,我进行定期教学总结的坚持大不如前。我自认为我比学生知道的多,遇到他们任何和专业知识相关的提问我能回答就够了。种种现实生活中的牵绊占据了大量的课余时间,我逐渐“滑坡”到了一个“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的状态。冯老师的讲座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和我有类似情况的青年教师,说难听一点就是“自甘堕落”的现状,让我们重新认清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走出冯老师课堂,阳光和煦,清风拂面,日渐西沉。我脑海当中浮现出了盛唐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感谢西北大学组织的“教学名师讲堂”活动,感谢我校号召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更感谢冯博琴老师鼓舞人心的讲座,让我重新意识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拥抱更加多彩的生活。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