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部 母小琳
近期非常有幸的在百年名校西北大学听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讲座,主讲人是有着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并获得多项殊荣的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曹蓉教授。曹教授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从多个方面对如何上好一门课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其中教师的教学使命让我触动深刻。
习总书记曾多次告诫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教好书,育好人。这也是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去学习、领悟、践行。必须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我们作为教师的初心。教育可以丰富人的内涵,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作为学校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必须有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因为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教书育人呢?
一是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
教学是为人师者的基本功,教师要努力追求一种高的教学境界,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习近平衡量好老师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有扎实的学识。教师要勇于实践,要敢于创新,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进程中不断丰富知识体系、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是树立职业理想,培养强烈的责任感
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每一位教师应当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在这种崇高的精神支撑下,教师才能在浮夸的社会乱象中不忘初心!为国家培养出思想进步,政治方向明确,道德品质高尚,心理健康,知识牢固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行业。
三是生命之爱之于学生
孔子说“仁者爱人”,一个好的老师从人格上讲首先应该是仁爱之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好的老师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与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教师使命,无愧于三尺讲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