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用心设计好每一节课


  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孙宇茹

  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上好一堂课?这个问题很好,但这不是我问的,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我非常尊崇的一位教学前辈——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教授,他是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他身上的荣誉很多,但是见到傅老师本人,我只是真切地感受到他是一位值得人尊敬的好老师。2019年5月16日我有幸再次前往西北大学聆听名师讲座。而本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便是傅老师讲座的主题。

  傅老师的讲座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高校人才培养新要求,课前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中信息化教学组织和课后信息化教学服务,傅老师用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对我的启发尤为深刻。备课,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不陌生,我对此是又爱又恨,爱它是因为它让我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好一节课,尽其所能的让每一个四十五分钟变得精彩有趣;恨它是因为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刚开始做老师时觉得备课很容易,就是把我想讲的内容提炼总结好就行,可是时间越长,越是感觉到备课的艰难,一节课应该怎么设计?这个问题我也曾无数次的问过自己,可是一直都没有寻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傅老师讲述了他总结的几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授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任务驱动, 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这些方法我相信很多人也都听过或者用过,但是能把这几种方法都精通使用的人一定不多,作为教师,我有一个很深的感悟,讲理论的时候大家死气沉沉,而讲案例的时候大家又齐刷刷的抬起头饶有兴致的听着,这种现象不在少数,我深知很多同学听完案例并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会举这个例子,仅仅是听热闹罢了,可是我们知道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不过是海市蜃楼,经不起推敲和考验,我们学习不是就知识学知识,我们主要是取前人之长,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和智慧,所以任何知识一定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傅老师的分享中我明白了,每一节课都不是信手拈来,对学生最大的好一定是对每一节课都要怀有敬畏之心,提前策划好每一堂上课的方法和细节,比如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启发学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一上课就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而高效完成任务的前提一定是需要仔细听讲,否则一定是一头雾水。

  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很多,比如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项目化学习,情景化学习和场景式学习,这些模式相信也有很多老师尝试过,但是结果怎么样就不敢保证了,就像我本人曾经就采用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是学生的配合度不高,很难取得预想中的效果。于是我再也没有使用过此种方式,可是今天听了傅老师的分享,我最起码坚定了变总比不变好,变不好可以继续摸索总结经验然后继续变。

  听了傅老师的分享,真的是让我获益匪浅,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关注学习过程,将“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将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义为:服务,支持,指导和帮助。唯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做一名让学生永远喜欢的教师。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