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参加西北大学2019年“教学名师讲堂”(六) ——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上好一堂课


  基础部 刘思齐

  西北大学“教学名师讲堂”活动仍在继续。我参加了第一场冯博琴老师和第三场唐宗熏老师的讲座后,受益匪浅。在不影响自己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我又一次提前好几天就预定了5月16日下午,由国家级教学名师,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傅钢善老师《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上好一堂课》的“入场券”。

  秉承之前的“传统”,我在参加学习之前,先在网上搜索了傅老师的学术背景。傅老师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国教师道德模范,曾受国家领导人接见;傅老师曾是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主持人,是陕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五”立项课题研究“特别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名牌专业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等;傅老师的研究方向是网络与远程教育、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傅老师的“履历”金光闪闪,让我对这堂课也是充满期待。

  毫无疑问,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信息技术”又是我等文史专业年轻教师的“软肋”。虽然经过上次唐老师的指点,假以时日,我们在课件制作上兴许能够“更上一层楼”,但“能把课件制作好”和“能利用课件将课讲好”仍然是两码事情。傅老师这堂讲座的主题就恰恰解决了后一个问题。不得不说西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等相关机构的安排“别具匠心”,这一堂堂课环环相扣,以帮助我们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结合我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信息技术”进课堂在很多情况下可谓是一把“双刃剑”。我尤记得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三册书里,有一个单元在介绍一代好莱坞巨星奥黛丽·赫本。为了向学生们更好的展示奥黛丽的风华绝代,我自己用业余时间剪辑和编辑了一个七八分钟的视频,里面是课文中提及的奥黛丽的五部代表作。我在课文导入部分播放了这个小视频,边播放边伴随讲解,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视频播放完成后,我们回归“传统教学”,刹那之间,同学们眼中的“光”都消失了,好像只有“信息技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动态的信息技术(视频)优于静态的信息技术(演示文稿PPT),而“黑板粉笔”成为了他们最不待见的学习方式。我禁不住反思,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付出的努力也有“高光”时刻,可“高光”之后怎么就深陷低谷了呢?

  傅老师一身轻松的走进讲座课堂,为我们答疑解惑。他首先澄清了他这堂讲座的重点,即什么是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是针对“信息化教学”这个整体进行课堂设计,近日并非是要与我们分享如何利用信息化来进行教学活动。傅老师强调,信息化教学是为了促进学习,应依据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需求,将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环境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以达到过程最优化而编制的教与学的实施方案。傅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多年从教以来的宝贵心得:因学而教,教是为学而服务的。他还鼓励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争取做到堂堂“课程思政”,努力将所任教学科的“水课”打磨成“金科”。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傅老师在短短两个多小时里,将他一生的教学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我们青年教师一起分享。傅老师的幽默谈吐和自信神态想必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不仅要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还要精心为如何使用信息化教学下功夫设计。只有上好每一堂课,才不辜负各位名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