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 张亚文
5月16日,本人有幸聆听了2019年教学名师大讲堂第六讲的课程——由国家级教学名师,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教授主讲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上好一堂课》,深受其感染和启发。
傅教授从为什么要谈教学,教学对教师的重要性开始谈起,讲到目前中国大学的现状是对教师的评价科研大于教学,导致很多教师埋头搞科研,不重视课堂和对本科生的教育,以致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傅教授结合他本人去台湾中央大学访问时所了解到的情况和他本人与中央大学校长的谈话,说到中央大学等一些学校对教师岗位设定分为教师岗和科研岗,对他启发很大,并分享了他的体会。教师想要在大学有自信,一定要搞好教学,过好教学关,要正确对待教学,不要把教学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事,并指出,教师搞科研是为给教学服务的,教学和科研同时发展会很幸福。接着傅教授从高校人才培养新要求;课前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中信息化教学组织和课后信息化教学服务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就目前高校课堂中普遍存在的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却心安理得的现象,傅教授分析了学生本身的原因,更重要的提到了教师的原因,并拿人们去餐馆用餐来形象的比喻,说好厨师精心制作的菜肴是不愁没人品尝的,各位老师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授课和课堂设计。
傅教授还提到了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7年9月8 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文中提出的“课程革命”,及2018年6月12日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对大学生合理“增负”,要提升大学生的毕业挑战,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强调“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强调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傅教授指出,教学设计就犹如医生给病人开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关注学习过程。他指出教师的角色定位应为“服务、支持、指导、帮助”。传统教学是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面向知识点编写,以讲授重点、难点为中心展开,突出的是“教”;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多要素构成的学习系统为着眼点,重视文本与信息的结合,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的是“学”。所以,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习,依据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需要,将学习内容、学习资源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以达到过程最优化而编制的教与学的实施方案,是通过视觉形式传达的活动过程。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的学情现状,其基本构成为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措施、教学环境与资源、教法学法及策略、教学过程、小结与任务及课后的教学反思等。所以,一堂优质的授课离不开教学者的精心设计。
最后,傅教授给青年教师的几点建议是:教书育人;创新教育;过程完整;创新教学方法。优秀学生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任务任重道远,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德才兼备,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课堂中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意接受新的知识的多种形式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关注前沿热点多种观点;在授课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重视课前学习设计和课堂活动设计,真正提升课堂的内涵与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