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孙宇茹
2019年5月30日下午我再次有幸聆听了西北大学师德大讲堂(第六讲)——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的讲座,主讲人是西北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强院长。王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获益匪浅。
王老师首先提出:立德树人、主动担当,做人民满意的“四有”教师。我们常常将“立德树人”挂在嘴上,时间长了甚至有点麻木,可是仔细看看这四个字,我们会发现“立德”在前,“树人”在后,做一名老师,心里要牢牢地记住教会学生做人永远在第一位。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每一位教师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做,而每一位学生也应该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学。本人作为老师对这一点是深有体会,家长将学生送到我们这里,学知识只是一方面,而当一个学生在进行完初步的家庭教育之后更重要的的是要接受学校教育,如果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那么将来学生只能继续接受社会教育,而社会教育要远比家庭以及学校教育残酷得多。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为帽子的顽瘴痼疾,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一点,我们这一代深有体会,学校与学校之间比拼升学率,压力自然落到了老师身上,老师对学生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灌输压力,学生的体育课变成了数学课,学生的活动课变成了自习课,学生的周末变成了学校辅导或是校外培训,试问:这样的教育机制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幸福吗?将来走上社会他有幸福的能力吗?显然很困难。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做一个会学习更会快乐的人。
接下来王老师还跟大家分享了一些有关高校教育的心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可是人均GDP比发达国家要低很多,因此我们需要强大,强大从哪里着手?当然是教育,而这其中高校教育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建设一流的国家必须要有一流的高校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真正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王老师还跟大家分享了一个关键词“情怀”,刚开始做一件事可以凭借热情和兴趣,但是要一直坚持做一件事靠的应该就是情怀了,那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也一样,要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工作,爱学生,没有情怀是不行的,教育的情怀是每位老师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今后我一定身体力行,做一名有情怀有担当,让人民满意的“四有”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