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雷雨
2019年6月4日下午,我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模拟法庭知识产权报告厅,听取了一场主题为“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每堂课深入人心”的讲座,主讲人是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北大学副校长赖绍聪老师。在报名之前,已经听很多老师提到过赖老师的讲座十分精彩,在工作之初,也曾在网上看到过赖老师的讲课视频,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指导,所以这次面授的讲座我十分期待。
这次讲座我最关注的是关于教学设计转变的问题,因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很多时候在课堂上究竟是“讲”还是“练”,“讲”、“练”各占多少比例,都是需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斟酌的关键点。拿普通话语音的相关课程来举例子,把抽象的近颚点、舌位、唇齿等相关理论讲完了、讲通了,学生也未必可以把字音发标准。依靠原始的语音教学方法,每个字音发出来再让学生模仿,即使课上发对了,因为理论不是很清楚,下去自主练习的时候还是很可能会出错。赖老师的讲座中提到,把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把“教”从知识传授为主逐步转向以能力提升、价值观引领为主,把“学”从模仿仿效为主转向探究、实践、合作式学习为主,最终实现把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
普通话语音的课程是播音学中公认最基础、最无趣味性、最难的课程之一,就像小孩子牙牙学语一样,是不停的练习、改正、再练习的过程。普通话教学与幼童学说话不同的是,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发音习惯,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发现普通话标准与否并不会直接影响到交流质量,所以在普通话问题上不够重视。大的传媒环境也带来了不好影响,很多明星、歌手、偶像开始主持节目,普通话也不够标准,给学生起到了不良示范的作用,学生更加意识不到普通话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由于比较直接的社会和现实原因,我在教学中没有真正考虑过让学生“主动”喜欢、“主动”学习普通话,经常是频繁强调普通话的重要性,然后逼迫学生一遍遍地练习,学习效果不错,但肯定不是最佳的教学方法。在赖老师讲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就在回忆自己是如何学习普通话的,而后察觉到我是对影视和广告配音感兴趣,所以刻苦学习普通话。如果在强调普通话重要的时候,不止拿新闻播报举例子,而是举一些热门剧集、电影等的片段,从专业配音员出发,讲普通话的重要性,可能会使学生更有兴趣,更能够主动学习。
赖老师的讲座非常的诙谐幽默,还有很多他上课时的案例分析,给了我很多启发,讲座中赖老师的一页PPT上打了非常大的一行字,这一行字就像强心剂,让我备受鼓舞、心生向往。“成功的讲课是若干年后,当听过的人忘了你讲的具体内容时,仍说你讲的好。”我也是从学生时代一步步走来,成为一个老师的,回想起初中语文老师的课堂,依旧会有些感动,即使我已经忘了她的长相、声音甚至是名字,但还是会如此怀念那个愉快又思维碰撞的课堂,怀念那位严厉又不失温情的老师。我要更加努力,热爱专业,热爱学生,以日后有学生给我这样的评价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