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有关课程教学设计的些许思考 ——赖绍聪教授讲座的听后感


  基础部 亢连连

  今天下午有幸聆听名师讲堂中赖绍聪教授的讲座“做好课程教学设计,让每堂课深入人心”。讲座内容对于大学课堂设计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感觉受益匪浅。赖绍聪教授现为西北大学副院长,从事高等教育36年,不仅在科研上有着丰硕的成果,在教学方面也有着深刻的见解和思考。赖绍聪教授提到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的头等大事,因此每一个老师都该思考该如何设计好自己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对此我深以为然。在认真聆听了教授的讲座之后,针对讲座内容,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现代教学的内涵应该是什么?赖教授讲到从商代开始教学这两个字就已经出现,意味着传授和模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今的大学教育既要实现知识目标,更应该实现的是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因为知识并不代表能力。知识是很容易遗忘的,而能力则是深入进血液中的。只有将能力传授给学生,学生才算真正掌握到了学习的精髓。而情感目标的达成则需要在课堂的授课中润物细无声地传授给学生,使我们教授出来的学生有着健康积极的心理和人格。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对教师本身的道德素质要求很高,只有自身受人尊敬,学生才会更容易听进去你的教导。因此,在这一点上,赖教授的一句话可以概括出现代教学的内涵:“教学所要实现的不仅仅使知识的传授,更有人格的完善,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

  其次,老师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教授什么?未来课堂的发展趋势日益走向信息化。将来的教室极有可能在网络云端。未来的教育更多的是基于学习者的需求,甚至会出现终身教育的情况。我们作为老师再去使用旧的教学理念去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潮流发展。要想在信息化的时代中不被淘汰,我们就得与时俱进。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课本照本宣科,迟早会被淘汰掉。仅仅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教学的内容更多的是应该教会方法。将自己在数十年的学习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传授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方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发现问题。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老师课堂上讲的并不是一些死板的知识,而是基于自己和学生生活总结出来的一些学习经验和方法。

  再者,老师们应该以何种方式去授课?从翻转课堂理念开始,我们的传统授课方式就遭到了质疑和推翻。如今的时代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确实不再适应于学生。我们的授课方式应该转变为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中,对问题进行共同的探讨。对此赖教授特地提出三大转变:1.把教从知识传授为主逐步转向以能力提升,价值观引领为主;2.把学从模仿仿效为主转向探究/实践/合作式学习为主;3:把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这就需要每堂课前老师都要精心的设计好课堂。同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在授课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地是一个引导者角色,而学生才是课堂主体部分。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最后赖教授也提出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但他也给出了成功课堂的标准:“成功的讲课是若干年后,当听过的人忘了你讲的具体内容时,仍说你讲的好。”我想,这将是我们每一名教师的奋斗目标。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