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田宁
2019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干部网略学院“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专题网络培训。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明确了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身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
一、深化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风是指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提到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在王士祥老师的“师德与得失“课程中,王老师结合传统文献,以经寓理,引典喻人,讲述了师德的意义、德与得的关系,通过对“教师”二字的解构,阐释了为师为教之道:“品德”“文化”“思辨”与“价值”,教师所为的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品德、价值以及思维方式的教授。他还强调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不忘本心,为师为教者,需以身示德。最后,他总结指出,教师之责在于教书育人,其所承载的是社会的明天,民族的未来,唯有不断砥砺自我,方不辱为师之使命。
师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灵魂,是教师所有修养中最重要的修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立德树人,首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的道德素养为其他素养确定了基调,是其他素养的基础,离开了道德素养,其他素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做新时代“四有”老师
(一)做有理想信念的老师
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首先要有理想信念。教师要忠诚于教育事业,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工作中,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一切为学生着想,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做好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二)做有道德情操的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良好的师德,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担。教师良好的道德情操,对学生的成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没有师德,一切都是空谈。
(三)做有扎实知识的老师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传授知识。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始终坚持学习,这样才能有胜任教学的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通过学习,教师才会具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四)做有仁爱之心的老师
“爱人者,人恒爱之”,教师是爱的职业,从事的是爱的教育。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