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 郑芳蕾
2019年5月30日下午,我十分有幸再次来到西北大学参加西北大学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2019年教学名师讲堂--第六讲: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讲座。本次讲座由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强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授与分享,使我倍受鼓舞、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立德树人、主动担当、做人民满意的“四有”教师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道德修养。
要深化教育体质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引导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整个讲座仅仅围绕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建设、主动担当,做出更大贡献、加强修养,做人民满意的四有教师进行展开,明确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王强教授一开始就强调立德树人,加强教师建设的重要性。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克服唯分数、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作为高校教师始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要做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正如徐特立所说:“教书是一种愉快的事业。当你看到你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做贡献时,你会多高兴啊。”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服务的觉悟与认识。即提出了四个“服务”要求。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领导下的教师则需要坚持四个不懈——教师要坚持不懈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的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落实到具体课程中,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国家的建设是伟大的事业,这决定我们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结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教师育人的重任,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因而,教师应具备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通过本次王强教授的精彩讲座,使我感悟很深,这对于我今后的教书育人工作和自身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