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姚娜
6月4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举行的2019年教学名师讲堂第十场的讲座,此次讲座邀请的是西北大学副校长国家级教学名师赖绍聪教授。赖教授围绕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每堂课深入人心的主题展开讲座,赖教授主要从从教学的内涵、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四方面生动诠释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完美结合,明确了教育、教学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是精神、观念、人格、方法的交流。通过此次讲座的聆听,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学要讲究方法,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要掌控课堂氛围。首先,要清楚教学设计在整个课程中的位置,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的怎么样这四个关键问题,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以学为中心”的当代高等教育教学理念。此外,教师要明确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的高度提炼、教学方式方法的合理有效运用、教学过程的精心安排,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必须真正地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强化知识的无形渗透,让学习者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学法的指导,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和求知欲望,这样才能使学习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的目的。
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精心凝练,体现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突出特色的原则,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与进展,体现先进文化的引领,让学生能够触摸前沿、感知前沿,实现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由教知识向教能力、教智慧转变,推动学生学习由要我学向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转变。同时,教师还要将多种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深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并能够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融合,构建线上线下互为相长的新形态教学模式,既顺应时代的要求,又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知识传授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这是有待所有高校教师深入探索与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师,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实现高质量教学设计最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教育不是简单的理性知识的堆积,专业知识虽然重要,但更需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探索、思考、学习以及践行的能力。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要立人”。教育家斯金纳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斯金纳所谓“剩下的东西”究其实,就是教育的本质和精髓,就是“独立的人格、探索的精神、学习的能力、践行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