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 温强
6月4日,个人参加了“西北大学名师讲堂”活动第十讲《做好课程设计让每节课深入人心》。本次报告会邀请了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赖绍聪教授。赖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讲述:1、教学的内涵2、教学设计的概念3、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4、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
赖老师整场报告风趣幽默,他结合自身长期从事的专业课程教学经历,从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价值观的教育现状,以及怎样通过深化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将价值观教育实质性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实现价值引领,进行了深入浅出、细致生动地讲解。
作为一线教师要努力成为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引领者,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听了赖老师的报告,个人受到很大的启发。特别是在讲到最后总结时,谈到教育的本质。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其范围和内容都十分广泛。《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教学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是精神、观念、人格、方法的交流。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学生从学习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授课教师,需投入更多备课时间。基础教育要不要备课,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怎样备课?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我们倡导研究性备课,一备人才培养目标,各个学科整合思考,校内校外全面思考;二备学生,学生的基础,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发展追求;三备教学资源,教师自身优势,学校优势,教材教参资源,其他教学条件。虽然教师承担的课时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但是他在课外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课堂教学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我们需要彻底改变一份教案使用三五年、甚至十年之久的情况。
改变教学方式。我们推行教学改革,必须提倡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要让学生去图书馆查资料,要让学生多读书而不是多做题。因为在非标准答案考试中,即使学生带上参考资料也不一定能考取高分,而在传统课堂教学和标准答案考试中,学生只要记住重点内容、公式就能考取高分。
所以,教育活动因为培养人而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别开来。这是教育本质的根本规定性及其基本特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