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参观侯伯宇先进事迹展览馆有感


  基础部 韩春荣

  国际上用中国人命名的科技成果为数不多,侯伯宇教授提出的“侯氏理论”便是其中之一。“侯氏理论”解释了守恒流的根源,填补了国际上的空白,所以其成果被国外学者称为“侯氏理论”。侯伯宇教授不仅是学术上的巨子,在做人上更是一个大写的人。

  侯伯宇自幼酷爱学习,虽生于动荡年代,但他潜心治学,其求学之路并未受阻,历经坎坷,最终两次以优异成绩叩开清华大学之门,曾先后又在台湾大学、东北师大军干校学习。作为一位饱学之士,他没有被名誉所绊,而是心系祖国,多次辗转回到北京,立志“学习物理,科学报国”。后来长期致力于理论物理前沿研究,殊荣不断,同时也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论与赞誉。虽与杨振宁、李政道等齐名,但其低调行事的风格让其当选院士之路屡屡不畅,但这并非侯老先生在意之事,他的心思全在教学第一线上,在实实在在的“三尺讲台”上。侯伯宇先生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指导博士后7名,他的桃李满天下,他们也用累累硕果报答了老师的精心培养。其中,15人成为国际知名学术带头人,6人获得德国洪堡基金,4人获得日本学术振兴基金,5人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人被评为国际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李变换”和“顾效应”。

  以侯伯宇教授为原型所拍摄的电影《爱的帕斯卡》更是将侯教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师生之间的信任与成全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侯老师就是用他的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着生命的教育。他教给学生的不只是高深的知识,更是做人的道理。这不正是教育的最高使命吗?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风范不仅影响了一大批他自己的学生,而且鼓舞着很多学术研究者如何将“莫问收获,只求耕耘”的精神继续传承。

  侯先生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虽然出身名门,但他身上没有沾染一丝娇惯习气,反而是一身正气。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正在清华大学求学的侯伯宇主动要求参加志愿军,并将父亲所给大学学费、生活费倾囊捐出,其赤子情怀可见一斑。他多次婉拒国内外知名大学优厚待遇任教的邀请,执意留在国家最需要的西部,著成了影响几代物理人的《物理学家用微积分几何》,该著作先后被翻译成不同语种在国外出版。

  侯伯宇老师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党和国家,贡献给了他所挚爱的教育事业。他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精心育人、甘为人梯的师德风范,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值得每一位人民教师,每一位共产党员,每一位中国人存之于心、践之于行。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