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参观侯伯宇纪念馆有感


  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孙宇茹

  去年学校组织大家看了一部电影,名叫《爱的帕斯卡》,其原型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侯伯宇。而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来到侯伯宇的纪念馆了解他的一生。6月12日下午两点钟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西北大学太白校区,车停在了西北大学博物馆门口,大家先在门口合影留念,随后有序跟随工作人员进入馆内,一位专业的讲解员带领大家走进侯伯宇纪念馆。

  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大字:把一切献给教育科学事业,敬佩感油然而生。本展览共分为五部分,分别是:“不懈求索”、“献身科学”、“精心育人”、“赤子情怀”和“风范永存”。我们先从侯老师的童年开始了解,小时候的他非常可爱,一张骑马的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年时期的他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辗转十余所学校上学,即使这样,他成绩依然十分优异,高二的他提前参加高考就考上了清华大学,可是因为不能上他喜欢的物理专业,于是他继续回高中上学,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再次考上清华大学,而这次如愿以偿的读了他酷爱的物理专业。多年以后,他就成为了享誉国际的著名物理学家,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他创立的“侯氏理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被称为“让中国骄傲的人”。

  第二部分的“献身科学”听得大家热血沸腾,我们从心底里敬佩把搞学术研究作为毕生追求和人生最大乐趣的人,讲解员告诉大家,侯老师一辈子不沾公家一分钱的光,即使有时候去国外出差,很多人邀请侯老师顺便在当地转转,可都被侯老师拒绝,他忙完会第一时间返回。即使已到古稀之年的他,其研究工作依然处于国际前沿,2006年,侯老师向“数学中的几何Lang lands纲领如何在量子场论和弦理论中实现”发起冲击,他认为这是物理学中相当于数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明珠。即使在2009年,当时已经被查出身患癌症的侯老师依然对医生说:“能否再给我三五年的时间,让我把手头的研究做出来。”,去世前的三个月,他还这样写道:“我暂借几何Lang lands研究这一机遇,以创新湮灭顽疾之苦痛...”听到这我的鼻头一酸,被侯老师这种执着的学术精神深深打动。

  而令我最震撼的是侯老师唯一的儿子和孙子于2007年在加拿大因车祸双双离世,人世间的白发人送黑发人无疑是最悲痛的,而侯老师强忍悲痛,第三天就站在了讲台上,那一年他承担的课时达到了600学时,失去儿孙对侯老师无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打击,可是他用工作来减轻苦痛,依然专心于学术研究。

  可以说,候伯宇教授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从容而又精彩,他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尊重和铭记。正因为如此,刘海执导的《爱的帕斯卡》将侯伯宇教授的真实人生故事经过改编,搬上了大银幕,将他的人生故事永远的记录下来,让后人们知道和学习。

  如今“工匠精神”经常被大众提起,那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职业精神,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干一行,精一行和爱一行”,侯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专注科研工作,他值得每一个人敬佩和学习。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