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阳扬
6月12日下午两点,在我校师资科的组织下我有幸参观了西北大学博物馆中的“侯伯宇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并不大只有不到100平米。在讲解员的解说下让我慢慢的了解原来在这不大的纪念馆里讲述了这位老教授不平凡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侯伯宇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侯氏理论”的创始人。我是一名文科生即是在看过老人的手稿我也无法理解里面每一个数据的意义,但是从侯教授的人生经历中我看到了一位有着“好学之心”兢兢业业的教师。在纪念馆的文字资料里有这样一段解释说侯教授一年365天工作364天半,他只会在大年三十那天和爱人包个饺子休息一下。同事们都说他是工作狂!也许这样的话形容其他人我不会轻易相信,但是我相信侯教授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查出癌症时,医生告诉他只要配合治疗生命再延续5到8年是没有问题的。但侯教授却说“你能给我3年时间就行,让我把这个课题研究完就可以”。不论是平时还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乎的只有科研,只有自己没有完成的研究。人们都说做老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就要有一桶水。侯教授这一生“好学”已经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从纪念馆的物件陈列和照片可以看出他的家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有中文的有外文的。就是这样孜孜不倦的一生让侯教授在理论物理学科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我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侯教授的一生不仅自己做出了很多的科研成果,作为老师他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这些当年由他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如今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中坚力量。能够培养出大批的优秀学子可以说是因为侯教授有一颗“爱生之心”。认真的授课、悉心的指导都是侯教授在与学生日常学习、互动的常态。可以说已经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但是最让我感到意外,真正对侯教授佩服,觉得他是一位伟大的老师的地方是解说中的一段介绍:侯教授所负责的学生,如果和侯教授一起合作完成科研,发表论文,侯老师都会将学生的姓名放在署名的第一位,从不争自己的排位。做科研的高校教师都知道高质量的论文如果自己是第一作者或者独立作者会对自己评职称、晋升有着关键的作用,现在有些品行不高的高校教师即是论文是学生的他都会不道德的占有过来,强行署名。反观侯教授这种做法确实让人佩服,他从内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侯教授为人很随和对金钱、利益从不上心,讲解员告诉我们侯老师唯一一次和校领导争执是因为他的一位学生助理该得的奖金数目没有发对。
侯伯宇教授的一生经历过苦难悲痛,获得过荣誉快乐,从不大的纪念馆里的图文介绍让我深刻的记住了我们曾经拥有过这样一位善良、上进、简朴的物理学大师,他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精神会永远引领我们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