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 孙雅婧
6月12日周三下午,个人有幸参加由我院师资发展部组织前往西北大学博物馆参观学习“师德师风活动”-参观侯伯宇纪念馆。侯伯宇教授的个人先进事迹,我早在几年前就有所耳闻,当时被候教授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这次仔细聆听讲解,热泪盈眶,感受颇深。
侯伯宇教授是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优秀党员专家。他所创立的“侯氏理论”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侯伯宇教授拥有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拥有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工作态度,拥有精心育人、甘为人梯的师德风范,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国家的教育科学事业。
在本次展览中,我了解到侯伯宇教授,长期坚持科研、教学一线,全年工作,只有春节才会适当休息,晚年一直为本科生授课,全年课时高达600节,这让我们青年教师汗颜。在遭遇自己的独子独孙因车祸去世,这样重大的家庭变故后,侯教授依然站在讲台上……我被候伯宇教授伟大的人格震撼,他朴实无华、淡泊名利,他顽强拼搏、不畏挫折的精神, 生动地体现了当代优秀共产党人崇高品质。
本次展览分为“不懈求索”、“献身科学”、“精心育人”、“赤子情怀”、“风范永存”五部分,集中展现了侯伯宇教授的先进事迹,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弘扬侯伯宇教授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提供一次全面学习的机会。
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我深知一位品行良好的高校教师,对于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有着典型的示范和榜样效果。高校教师作为教书育人和道德教育的主体,要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这对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对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来说,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会时刻感染着他们的学生。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学习教师的道德习惯和品格。
因此,高校教师在学生个体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尚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可以引导和激励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这时师德便拥有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高等学校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教育环境,校内的大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 还会受到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只有高校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才能正确地引导、教化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并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