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贾海楠
6月12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参观了西北大学博物馆侯伯宇纪念馆,当日中午1点全体教师乘校车前往。侯伯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也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国务院博士生导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着这么光环的教授,在现实生活中却是艰苦朴素、严于律己、质朴待人,把毕生奉献给了学生、奉献给了讲台。
博物馆中,陈列着侯伯宇教授洗的发白的外套,由其夫人亲手为其织的毛衣,用了几十年的写字台、旧电话,简单的台灯、老式的打印机,这一切就是这位把毕生奉献给讲台老教授的真实写照,他出身名门望族,一生坎坷,经历了文革,后支援大西北来到了西安,来到了西北大学。侯伯宇教授1930年9月出生在天津市,1948年,他先后在清华大学、台湾大学和西北大学攻读学士学位。1963年他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50年因抗美援朝参干,1953年开始先后在鞍山钢铁公司、西安矿业学院、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等工作。1973年5月,被调入西北大学工作,他曾担任西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他对学生十分关心,即使是在自己的儿孙惨遭车祸不幸双双身亡的时候,他也是抑制了自己巨大的悲痛,在讲台上倾其所有为学生讲了三天课。侯伯宇教授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青年党员学习。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也应当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党史和党纲,充分了解党的光辉奋斗史,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应当经常通过看报纸、电视、阅读时事期刊及时了解党中央的决策和决议,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和党组织的高度一致。通过这次参观活动,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而感到自豪,也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通过侯伯宇教授的事迹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生活中严于律己,更要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尤其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要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时刻严格规范自我。侯伯宇教授的事迹告诉我们: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获得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我庆幸遇上今天这样一个好时代,为此我们更应当积极投身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身体力行,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增强自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