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 姜华
2019年6月12日,由我校师资发展中心陈老师带队,一行90余人参观了西北大学博物馆。此次参观主要以侯伯宇先进事迹展览馆为重点。侯伯宇先进事迹展览馆位于西北大学博物馆第一层。当天除了我们一行教师之外还有来自其他中学的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中,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教育家及伟大的物理学家。
侯伯宇(1930.9-2010.10)同志是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教授、国务院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优秀党员专家。他所创办的“侯氏理论”被誉为“中国的骄傲”;他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理论物理方面的优秀人才,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国家的教育科学事业。侯伯宇同志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工作态度,精心育人、甘为人梯的师德风范,顽强拼搏、不为挫折的奋斗精神,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是当代优秀共产党人崇高品质的生动展现。2012年,侯伯宇同志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这是近十多年来陕西乃至全国高等教育战线的第一个重大先进典型。侯伯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先后在人民大会堂及全国多个省市进行了巡讲,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展览馆分为“不懈求索”、“献身科学”、“精心育人”、“赤子情怀”、“风范永存”五部分,集中展现了侯伯宇同志的先进事迹。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侯伯宇同志1930年9月出生于天津,因为年代动荡,青少年时期便历经坎坷,跟随父亲辗转多地。但是期间他始终不为挫折,顽强拼搏,先后就读于10小学、3所中学,1947、1948年两次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1949年曾到台湾大学短暂学习,1950年重回清华大学。1951年到东北是大军干校学习。侯伯宇同志长期致力于理论物理学前沿研究,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不断创新,勇攀高峰,作出了一流的业绩,是当今世界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界的著名学者。20世纪50年代后期,侯伯宇致力于“群论在物理学中应用”的研究,证明了国际群论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式;60年代初,他参加了“经典规范场理论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78年,侯伯宇的论文《群论、角动量及规范场与磁单极的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本人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称号,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杨振宁等科学家称赞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009年,侯伯宇被查处身患癌症。他对医生说,“能否再给我三五年时间,让我把手头的研究作出来”。他一生惜时如金,同事形容他“一年365天,364天半都在工作”。1990年他被授予全国高校先进技术工作者。侯伯宇同志追求科学真理,坚守学术道德,视科学研究为生命,从未考虑过科研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声望和利益。他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默默耕耘,精心育人,言传身教,甘为人梯,以其高尚师德和模范行为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
2010年10月6日侯伯宇先生因病不幸逝世。侯伯宇同志是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和优秀党员的先进典型。他的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侯伯宇同志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是一位“把一切献给祖国教育科学事业的时代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