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参加“2019教学名师讲堂”活动的心得体会其一


  文学院 赵苗

  5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西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关于“2019教学名师讲堂”活动——由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三阳教授分享的第八讲—— “教学能力纵横谈”。聆听完刘教授的经验分享收获颇丰。刘教授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将他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我们进行了分享,从多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讲解。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刘教授丰富的经验给了我很多启发。

  一、教学杂谈。

  1、教学工作、教学能力的主要内容。刘教授谈到教学工作的龙头和核心是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好坏与课程设置息息相关。此外,教学工作还包括教改、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申报、指导毕业论文和学科竞赛、教材建设、信息技术的融会、网上资源建设及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等。教学能力是教师的主要能力之一,它决定着教学工作水平,并且它的内容与教学工作是相吻合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永远在路上。

  2、课程与专业。

  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即一个课程体系,不同的课程组合构成不同的专业,而构成的要素是课程。一定的课程体系配之以适当的培养模式就构成相应的专业,所以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才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而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讲好课。

  二、课堂能力教学。

  刘教授谈到,本科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讲课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能力。对于新教师,讲课要注重“三基”。首先,基本职责:随堂听课、答疑辅导、批改作业、上习题课、传递信息。其次,基本要求:责任心强、专业素养、善于沟通、学练试讲、有效配合。最后,教学基本功:教材处理、课堂设计、语言表达、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刘教授认为,讲好课要有“三心”:责任心(爱心)、上进心(留心)、事业心(用心)。同时,教师要“三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对老师有哪些要求和期望?我过去的老师有哪些教学方法、经验和缺点?我做好当老师的准备了吗?教师要集编剧、导演和演员三种角色于一身,做好“编导演”的工作。这样循序渐进,才能渐入佳境,达到学生愿听、爱听、享受的境界。

  随后,刘教授通过希尔伯特、阿贝尔、欧拉等数学家的学习事例向我们揭示了数学理论的对立与形成这一相反的过程。他1990年曾在“从数学发现谈数学教学”一文中谈到,数学成果一经发现,发现者在发表相关论文时,主要关心的是逻辑性和可信性,而对发现的思维活动过程则往往忽略不提,因此后人看不到鲜活的、原创的思想脉络,只能看经过简化整理的学术形态,其叙述顺序与发现过程一般是相反的,这是造成后人特别是初学者难以理解的重要原因。作为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接受书本上的结果,而要让学生尽量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以至模拟知识的发现过程,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改编,在课堂上展示数学思维活动和知识发现过程。理工科的教学如此,反观文科教学,也可触类旁通。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除了给学生讲解知识,梳理脉络之外,还可以给学生摆出不同的学术观点,启发学生思考,并谈谈自己对学术问题的见解及思考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作为一名教师要德才兼备,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以强烈的爱心和责任感教书育人,同时要掌握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熟悉掌握有关教材,深钻细研课程内容,做到融会贯通,能把一本书讲厚,亦能把一本书讲薄,如此,才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