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付粉玲
10月30日下午4点,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彭蕾教授在艺术楼218教室给我院专职教师做了一场精彩的关于《创新思维,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彭蕾讲授紧密结合思政课的教材、教学、科研等内容,从理念创新,推进思政课教学与研究相协调发展;理论创新,推进思政课教材与课堂相协调发展;方法创新,推进课堂供给与学生需求相协调发展;实践创新,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协调发展;理路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协调发展等5个方面展开讲座内容。她认为,依托学科做好科研是教学效果提升的前提,并且一定要发挥经典著作和文本理论的支撑作用,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内在基础。彭教授还提出思政理论课的供给侧矛盾,即思政课采用大班教学,学生人数较多,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少,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而且学生在课程兴趣方面、认知方式、信息接触、接受态度和学习过程等多个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学生上课的“抬头率”不高,甚至“机不离手”的现象比较严重,被动听课,主动思考的很少,积极提问,敢于质疑的更少等。
彭教授虽然是结合思政课来讲的,但是作为同样带大课的老师而言,个人也是深有体会。00后学生的特点,非常明显,即线上活跃,线下沉默;课上消极,课下积极。这学期,个人负责2018级部分专业《创业基础》这门课程,和彭老师碰到的问题非常相似,有些甚至更为严重。
所幸,彭老师最后给出了我们一些改进的思路和建议。我结合自己《创业基础》这门课程进行了认真反思,认为可以在一些方面做些改进,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探索,带学生到户外去实践;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下载一些优质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等,和学生共同分享,打开视野,学习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作为教师,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实际深入双创型的企业,到一线具体了解企业做法和思路,使得课堂讲授的知识鲜活、灵动;可以根据00后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微信、QQ、班级群等途径,和他们进行多渠道交流沟通,了解、走进他们,在备课的时候有意识的调整内容和授课形式,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为个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