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道德认知中常见的辨识悖论的迷惑性


  思政教学部 何红娟

  我们在日常的道德认知中,经常会陷入一种辨识悖论的谜境,所谓的辨识悖论主要是指人们在接触道德认识时,对所接触问题进行主观的分辨和理解时,因一些主观因素而产生的对所认识对象的困惑和迷茫,是人们观念中的一种矛盾现象。

  在日常辨识过程中,因辨识对象的不同,辨识悖论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果。物质性的辨识对象和精神性的辨识对象,在最终的表现结果里,有很大的差异。当我们观察的辨识对象是物质性的现象时,我们会发现主要表现为道德行为;当我们观测的辨识对象是具有精神性的道德现象时,则会表现为各类规则。更让研究者发狂的是,无论是作为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道德现象,都呈现出非常复杂、非常难以捉摸的特点。而正是这一特征,使得我们在整个道德认知的观察过程中,出现了善恶辨识悖论。

  所谓善恶辨识悖论,简单的说,就是因为错综复杂的环境因素,使得每一个道德行为都无法准确的被贴上“善”、“恶”的标签,在这里我们很难清楚的定义一个道德行为是纯粹的好还是坏,复杂的环境使得简单的道德认知具有模糊性,即便是大家所公认善的道德原则,也会让我们在最终的选择上犯难,而这种善恶辨识悖论,当我们在面临几个道德准则的选择时,更是让人陷入困惑的境地:哪一个准则是绝对正确的,哪一个准则是应该优先选择的,哪一个准则又是适合当前问题的。这样的问题非常具有迷惑性,会左右我们的正确认知,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此类现象加强思维的辨识。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