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部 刘伟言
一、杨氏太极拳由来
清朝末期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小时候家庭贫困,为了生活,先是到广平府一家中药店——太和堂干活,这家药店是温县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见杨璐婵为人忠诚、勤奋,又聪明能干,安排他到陈家沟老家做工。恰巧遇上陈式太极拳陈长兴借陈德瑚家的院子教授徒弟们陈式太极拳,杨璐婵抽空在旁边观看,记下了一些招式,并在无人时抽空练习,时间稍长有了很大的收获,后被陈长兴发现,但是并没有怪罪他,抛开门户之见,传授杨璐婵太极拳,并与陈德琥沟通之后允许其在空余时间练习太极拳,并与40岁左右将太极拳学成。
回到故乡永年县后,为了生活,开班收徒,教授太极拳,又经人推荐,到北京授徒,经常与人切磋武艺,未尝一败,因此被称为“杨无敌”。而其徒弟中多为贝勒、王公及富家子弟,这些人大多生活奢侈,四肢不勤,甚至体弱多病,受不得练习太极拳的苦楚。杨璐婵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保健及提升素质方面的需要,将陈式太极拳一些动作较难、发力较猛的动作加以改变,在功架上进行了简化,动作变得缓慢而均匀,非常容易练习,切实能够提升身体素质,后经儿子杨班侯、杨健侯,孙子杨少侯、杨澄甫给予发展创编,最终定型为广大群众喜爱的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发展至今已经有了170多年的历史,是太极拳流派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因其简单易学,不受场地制约、男女老友皆可练习,健身效果明显,所以是我国传统武术中人民群众最接受的,开展的也最为广泛,并且在世界各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杨式太极拳后又派生出李式、吴式太极拳。
二、杨氏太极拳分类
按有无器械分为器械类及拳法类。
器械类主要有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及太极十三枪。
拳法类主要分为推手、套路及竞技类。其中套路流传的最为广泛,主要有24式简化太极拳,40式及88式。目前,在武术段位制方面,为了更好地推广杨氏太极拳又有新的划分,杨氏太极拳段前级,初段位、中段位及高段位。
三、杨式太极拳的作用
经常练习杨氏太极拳可以显著改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杨氏太极拳的呼吸方式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因此能够对内脏器官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全身各大小关节均参与这种轻柔、连绵不断的活动,因此各关节、各肌肉均能够得到足够的血液供给,使新陈代谢得到很好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