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从文物战“疫”看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国学院 高阅军

  自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以来,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全力救治患者,各类援助积极响应,各地利用网络开展线上疫情防控宣传。2月中旬,由国家文物局联合全国上百家文博单位,精选各自文物,共同在网上发起为荆楚加油,为武汉祈福的文物战“疫”展示活动。除传递祝福外,这些战“疫”文物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次展示以宣传海报形式体现,构思精巧,代表性强,类型多样。首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的汉代鎏金“中国大宁”神兽纹镜,从名字就可看出寄寓了对祖国安定繁荣的祝福。铜镜铭文是篆书所刻,虽然汉代书写以隶书为主,但像铜镜、瓦当及一些碑刻是用篆书,可见在汉字的发展演变中,字体不是单一而是并行使用的。下来是各省和地市博物馆的展示,都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如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的商周时期的太阳神鸟金饰,表达了向往光明,驱散瘟疫的希冀。又如湖南省博物馆展示的西汉的朱红绫纹罗丝锦袍,让人想起了《诗经•无衣》篇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达了并肩作战、众志成城的决心。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战国杜虎符和汉代“长乐未央“瓦当,也独具特色,寓意鲜明。在古代,虎符是调兵的令符,体现着国家权利,代表了同心协力、克疫必胜的坚定信念。我们常说秦砖汉瓦,而“长乐未央”瓦当就非常有名,包含了国泰民安、长久相乐之意,也寄寓了在患难中长毋相忘,祈福长乐安康。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文物,比如上海博物馆展示的西周大克鼎代表了鼎力相助,其他一些博物馆(院)展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四神云气图、福寿纹八方盒,上面的祥瑞图案代表了平安吉祥、洪福齐天之意,银葫芦、玉辟邪代表了悬壶济世、驱除邪气之意,还有马踏飞燕、长信宫灯、大晟编钟、密色瓷莲花碗代表了飞快驰援、希望之光、钟鸣捷报、清净安宁等美好寓意,这些文物都寄托了对湖北和武汉疫情的关心,及对平安幸福、吉祥和谐的期盼祝愿。

  除上述文物外,还有石质、木质、陶器、漆器、书画等众多文物在线上展示。它们不仅表达了对疫情的祈愿,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工艺技艺、文化心理、价值理念、思想精神、审美情趣等,与抗疫期间流行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