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 顾海璇
根据陕教厅的通知,我院在3月27、28日两天组织我院教师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精选的网络直播课程“质量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实践与应用”。该课程共分四个课时,第一部分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史静寰教授讲授;第二部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赵婷婷教授讲授;第三部分由重庆邮电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杨德山老师讲授;第四部分由湖南农业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郭丽君教授讲授。每部分内容都极其充分,引经据典的将大学生学习成果的质量检测作为现在和将来对大学生学习的过程的预警作用,做出详细的阐述和理论分析。并结合现有的调查报告数据将自己研究所得的信息在线和我们各个学校的老师探讨,学习气氛非常活跃。
在这次为期两天的培训里我收获颇多,就拿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赵婷婷教授讲述的《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模型解读及应用实践案例分享》这部分能容就让我学习到很前沿的知识,对我后期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实践的实施有了新的方向和改进。例如课程中的这些要点:
1、赵教授将就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模型解读及应用时间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就以现在疫情期间,很多这个正常的教学工作和学习安排都以线上直播模式开展,每个学校都在以自己的特色和特点开展线上教学,但是线上的这个教学和评价如何监督、如何测评等问题就出现在教学研讨的前面。但实际上,这次线上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研究和实践的开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得到的数据会为今后的教学给予很多值得提升和拓展的理论数据。
2、赵教授简单的回顾了我们当前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概况,目的实际上是想让大家重视这个教学质量评价。这概况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教育质量评价,实际上按照对象来看,主要就是三个部分,分别是教学环节的评价,关于教师的评价,还有就是关于学生的评价。第一部分教学环节,我们经常做的,比如说教课程教材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实践实习的评价、毕业论文的评价等等,这些学校用的一些方法大家都非常熟悉,比如说学生评价,督导评价,论文的抽检等等。这些关于教学环节的评价,更多评价的是制度方面的情况,落实的情况,制度和管理方面的情况。第二个部分关于教师的评价,比较多的是关于教师的教学投入和教学水平的评价,那么在这方面我们也用很多方式方法,比如说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等等这些。这方面,实际上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中,他的投入和水平怎么样。第三个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这个方面可能是跟我们现在一些人理解的学习成果评价比较接近,比如说期末考试啊,课程作业啊等等。那么它的形式可能有考试论文设计等等。
这只是课程当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的具体案例和现有的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新鲜数据等待着我在慢慢吸收,我也会珍惜每一次的这种全国的性的培训机会,吸收里面的精华拓宽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为新一带的大学生备好每一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