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成果的思考


  艺术设计学院 张静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生活质量的飞速提高,以及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中国艺术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渠道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现有专业类科目上均有涉及传统文化的讲授。但由于西方的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不断涌入,近些年在教育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充斥,艺术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所冷淡,逐渐失去价值关怀,国家针对这种现象开展了许多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各大高校也积极做出了响应,不仅开设了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专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不断坚强传统文化的解读,尤其是地方本土文化特色的传承,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本次抗疫期间对赵婷婷老师的《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模型解读及应用实践案例分享》的学习,本人受益匪浅,对本人所任教科目也做了分析和总结,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和沿袭中国传统文化视觉传达设计的表达初步做了思维能力测评分析。《包装设计》是本人讲解较为熟练的一门课程,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主题选定、结构设计、草图表现、视觉设计、成果展示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后明显会对非遗文化的形象表达有所倾向,所以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目前教育上虽然出现了一些对传统文化遗失的科目,但是只要教师认真研读,找到合适的、适事宜的方式方法去引导学生,做好以身示范就能为高等教育献出一份力量。

  针对赵婷婷老师提到的学生学习成果的测评,我在课程上适当加入了可测评方式方法,通过适合艺术类视觉设计主观的测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点评与定位,采取鼓励、引导、加强学生自主能动性等手段让学生主动研习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再制定出可测量、测评的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多方面考量艺术作品达到学习的目的。通常会通过主观成绩的评定,让学生自主反复学习,多次重复制作更好的作品去替换原来的成绩,规定时间内学生之间人人平等,机会均衡,全靠主动自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无上限反复认定成绩和成果,逐步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告知学生成绩不是最终目的,通过成绩促进学习过程的进步才是重中之重。所以较之以前这种方式明显对教学成果有所帮助和改善,学生不是只为完成作业而去完成任务,更多的是自发学习。这种方式我还会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上,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思维创造能力制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设计作品。

  非常感谢国家在特殊时期给出这样的平台供我们去学习,后期本人会针对平台多方向的知识体系进行自我提升,充分应用在自己的教学课堂和科研成果上。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