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表演学院 高雨溪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陕西分中心于2月上旬开通了“应对疫情支持服务专区”, 精选了80余门优质网络课程,同时开设若干网络直播课程,提供全程在线支持服务,供高校教师疫情期间免费学习。”看到这个消息,原本疲惫的我瞬间兴奋了起来,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在结束了一早的课程后,我迫不及待的打开注册界面,关注到27号下午的直播课程。
此次课程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婷婷老师主讲。赵老师在《中国大学生学习质量与评价》这个大课题下,主要针对《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赵老师首先总体讲述了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内涵及分类。指出大学生学习成果是大学生在经历一系列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后,所表现出的知识水平、能力和技能以及情感、行为等方面的成长变化。是考察个体发展变化及增值,判断教育目标是否达成,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为监测教育教学成效、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而运用一系列测评方法对大学生的学习成果证据进行收集、分析、判断、改进的过程。其分为了三个方面,分别为基于评价内容的分类、基于评价方法的分类以及基于评价对象的分类。本次课程,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内容介绍评价理论或模型及应用案例来进行讲解。
基于评价内容的分类主要分为了:大学生学习感受的评价 、大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大学生能力的评价,这三个大的方面。赵老师分别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举例讲解。
首先是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及案例应用,讲解了美国大学生学习投入相关研究进展。考察学生的主观投入及学校对学生的支持程度。从而得出结论:本科高年级教学应受到关注;我国学校学业挑战度、学习环境的营造及学习指导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接下来是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评价及案例应用。讲解了满意度概念的由来,分别列举了美国和英国的两个案例,并且强调了学习成果评价不等于以学生中心,更不等于迎合学生。对学生满意度的使用要谨慎,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全部。
然后进入到了大学生学习行为监测及案例应用的学习,赵老师先对比了传统学习行为分析和监测与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行为数据挖掘的区别,通过案例的讲解明确了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可以预测问题,是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同时,监测发生的行为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是预测有可能发生的行为,可以更好的防患于未然。让我了解到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的监测是一个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了大学生思维能力测试及案例应用的学习,我学习到我们最核心的能力是认知能力,认知能力下最重要的就是思维能力。为了让我们更加明确思维能力的含义,赵老师举了批判性思维的例子,引出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提出把教育目标,学生的认知过程,对教育效果的评价联系在一起。此时的方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二十世纪中期开始,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修订,经过多年多次的修订,我们看到了01版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其中指出教师在教授时,学生对于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认知过程,所以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子类的描述,让教师明白达到这样的层次需要什么方法。覆盖了教和学的具体过程目标和成果。
以上的案例大多都是国外的测验及研究。在案例7中,赵老师的团队根据布鲁姆框架发展出了本国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测试。针对中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中国的语言文化角度,研发出具有本土化的测试。可以用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检测、课程学习成果的度量 、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及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工具。
最后,做了基于OBE的专业认证及案例应用的讲解。列举了基于OBE的专业认证的标准框架。其核心为:基于成果的教育下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培养目标是对于学生五年以后所达到学习成果的预期。毕业要求是学生毕业以后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分别从目标模块、资源模块、制度模块、结果模块,这四部分进行讲解。
整堂课程干货满满。在此之前我对于《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这部分的内容并不了解,没想到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赵老师通过国内外的对比将讲解,让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加清晰透彻的认知,认识到了评价只是手段,怎么加强指导更重要。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监测只是第一步,怎么干预更重要。还有在学生学习满意度方面,一定要掌握好尺度,不能完全学生中心,因为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不能完全客观判断目前教育教学安排到底合不合理。包括01版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分类二维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可以把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测验放入该表中,进而确定这些活动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认知过程”目标。可以使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测验的设置等更加精确、可控。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受益非凡的下午,感谢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在学到了新的知识的同时,也对现有的教学设计有了新的想法。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会继续学习,努力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