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工作动态 活动通知 教师培训 师资阵容 教师论坛 教学资源 学习交流 官网首页

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学——学习《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思考》感悟


  基础部 崇宁

  近日,个人学习了北京联合大学韩宪洲老师的《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思考》网络直播课,对于“课程思政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怎么看”有了新的认识,很受启发。

  韩老师首先说,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主旋律。课程思政就是为了立德树人。习主席在党的十八大、全国高校思政会、党的十九大、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五四百年纪念大会都有过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做好课堂育人是基础。“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接下来,韩老师讲解了什么是课程思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韩老师说,教师的课堂育人不再是个体行为了。是有组织的行为,要求更明确,行为更规范。课程思政建设,是教师对专业课内容、方法的重新挖掘、梳理和认识,是新要求,而不是额外要求。课程思政不是要把思政课的内容简单照搬到专业课程中去,不是专业课“思政化”,思政课和专业课各有各的体系。

  接着,韩老师从学校、教师层面讲解了课程思政怎么干。从教师层面,要提升认识、掌握方法、积极实践。掌握三项基本功:挖掘:备课时找出“三句话”。对课程内容重新认识,不是简单、直接借用别人提供的案例。不要求一二一齐步走。有机融入:讲课时“三句话”体现在哪里?润物细无声,不是硬切入、直接添加。教育者先受教育:反思自己对“三句话”的领悟是什么?如何体现?老师要深刻理解新时代教师的新要求,做 “四有”好老师:要有理信念、要有道徳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最后,韩老师讲解了课程思政怎么看。课程思政要开展工作评价,不急于进行效果的评价;课程思政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最基础手段;课程思政是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课程思政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

  此次学习使我对什么是课程思政、以及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怎样实现课程思政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要努力践行课程思政的相关要求,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Copyright(c) Modern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ICP备10004154号